Y449A286读《中医诊断学》有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5000年上下留下多少瑰宝,值得我们后人去赞美,珍惜。而中医无疑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珍珠。现在普通人,对于中医的印象,大概是各种电视剧中把脉的那些御医们,把脉是中医诊断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医诊断学是研究中医诊察疾病、辨别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他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运用各种诊察方法和手段获取临床信息,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及推断内在的病理变化,已获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整法,辩证辨病和病案四部分,诊法学着重于对疾病征象的识别,而辩证学则注重于疾病证候的辨别,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最初看这本书时,我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把脉仿佛觉得稍微学一学,自己也能成为电视剧中的人物。翻开书本,发现第四章就是切脉。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收获了许多。知道了“妇女脉象较男子濡弱而略快”,还知道了“年龄越小,脉搏越快”,而它列出的二十八种脉象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看这本书时,我的一个婶婶正好怀着孩子,我去给她把了一把脉,好像真的感应到了“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当时的成就感,真是无法用语言所形容描述的。
除了看气色这一方法,我在中医诊断学这本书上还学到了一个很有用的诊断法——那就是舌诊。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到了元代更有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问世。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通过生活中周围人多次实验与对比,惊讶的发现这种简单却又不失复杂的方法,其实是很适合在生活中使用的,直观且容易让人信服。
一整本书读下来,我惊讶的发现,书中介绍了许多人们可以在生活中能够便捷运用的诊断方法,能够很有效的治疗或者预防一些病症。如果将一整本书都读透读懂,就算不能成为一个医生也一定可以成为一个注重自己生活质量的人。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陆柳,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