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387A240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读胡希恕《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有感

(2016-09-28 08:43:24)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387A240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读胡希恕《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有感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读胡希恕《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有感

作者:谢碧
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文章编号:Y387A240

最初学《伤寒论》的时候,我因为四大经典的名头响亮,对这一门课格外重视。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课本上分出重点的条文外,在课下更是自己买来原文和各家注解推演,一本一本地比对其中的争议不同,体会各家行医用药的风格,除了耳熟能详的《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条辨》《伤寒贯珠集》等等,近现代的讲义中,我最喜欢的却是胡希恕老先生的伤寒论讲座。

我对胡老的信赖和喜爱,不仅仅源于他的讲座详实通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容易让人理解,更是因为胡老本人对治学严谨到近乎苛刻,对待医学事业专注不辍,常常因为温故而知新有了新的启发,便要更新手稿,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论著,直到病逝后手稿和录谈才被弟子们整理成册,使众人知。而他的弟子们也继承了胡老严谨谦逊的本性,始终表示:“读者有所收获,此为胡老学术之美;书中若有疏漏,则为我等学艺不精,愿负全责。”

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对自我要求严格的经典大师把关,对胡老的书,很难不天然地生出一份敬重。所以当我学习到《温病条辨》的时候,发现有胡老的讲义,便毫不犹豫地选来辅助学习了。

胡老是一位临床家,不论时代辗转,几易其家,从未离开过临床。在本书中,他依然是以一位伤寒临床家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温病条辨》,本书更是“以伤寒解温病”的代表作。在本书中,胡老对《温病条辨》既有推崇,又有存疑,更有发掘,以按语式的方式逐条批注,前后连贯,一脉相承。条理清楚,由于是按语批注,并不打乱原书的章节,仿佛一本读书笔记,全书分三卷,正合《温病条辨》里上中下焦的结构,且每一卷结束后,会有胡老自己的用药体会或临证记录,真实可靠,读来亦是启发。

除此之外,胡老对学术的考据更是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胡老恪守“六经、八纲、方证”三个层次的病机,以伤寒来解析温病,使条理更加清晰透彻,全文都透出胡老的思想——即“辨方证是六经八纲的继续,亦即辨证的的尖端。”胡老的学术思想中,不同于教材里以脏腑经络来划分六经,而是以八纲来划分六经。对于气血津液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胡老也合并吸收进八纲虚实,更是提出八纲表里中已经包含“半表半里”以及“脏腑经络”,简化了辨证思路,却不删改经典原著中的精髓,这是功力,也是底气。

温病学派创立以来,各家学说纷繁而起,对《伤寒论》更是凭空多出一分想当然的冲击,胡老作为一代伤寒大家,对温病学说不抵触,不排斥,反而学之用之,将其推广和发扬,将温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注解、补充、完善,亲力亲为地使温病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是以为学术大师的气度,也是一位中医人对事业、对求知、对患者负责任的自我要求。

    于平地中听惊雷,于平淡中得心得,收获的却是一份难以平复的喜悦和震撼。

Y387A240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读胡希恕《六经辨证解温病:胡希恕温病条辨讲义》有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谢碧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