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18A65读《内经选读》有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中医前贤无不视若珍宝,作为一中医后进,亦常将《内经》放于枕边不时拜读。结合中医肛肠科学的临床工作,今稍有所感,个人认为自《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以来,时至今日仍然可有效地指导肛肠疾病的预防工作。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正如现代医学说的“预防为主”的精神一般。个人认为“治未病”的含义应是摄生防病、欲病防变、早期治疗之义,如《素同•四气调神大论》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素同•八正神明论》曰: “上工救其萌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等。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出远古时代的人们寿命过百的缘由,是因为他们明白养生的法则。在现代生活中运用《内经》理论的养生法则指导肛肠疾病的的预防保健仍有着临床实践价值。
可从下述几方面做起:①“法于阴阳”,即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万物一样都应与自然环境相适应,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保持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②“和于术数”,即恰当运用各种方法般炼身体。久坐久站的人应适当增加活动,变化体位,日常需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③“食饮有节”,即饮食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应多食蔬菜水果,如芹菜、菠菜等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品,忌食或少食辛辣剌激性的食物,如白酒、黄酒、辣減、胡椒、生姜等;④“起居有常”,即作息要有规律。同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肛肠疾病的预防工作意义重大。⑤“不妄作劳”即不要违背常规的劳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休息,劳逸适度,节制情欲,避免过劳,避免精神刺激等。
最后,纵观《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该书巧妙运用以岐伯和黄帝等人的对话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浅出,很精当的阐述了阴阳五行,四时气候,五运六气一些理念。我想这就是收获吧,自己以后亦会继续努力体会《内经》的博大精深。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吴成臣,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