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9A9杏林春暖满人间——读邓诗练《乡村医镜—三十年乡医的心路历程》有感

(2016-09-09 23:47:38)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9A9杏林春暖满人间——读邓诗练《乡村医镜—三十年乡医的心路历程》有感
杏林春暖满人间
——读邓诗练《乡村医镜—三十年乡医的心路历程》有感

作者:梅荣杰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文章编号:Y9A9

    高中时期,喜欢看文章,特别是美文,感觉文学世界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美,令人赏心悦目。上了大学之后,本想着好好利用充裕的时间多看一些文学类的书籍,写一些文章,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但由于自己的惰性,大学期间几乎没看过几本文学类的书,每每想起辜负了自己的决心,为此感到非常懊悔。有幸看到“悦读中医”征文活动,便萌发了看书写文章的热情。在“悦读中医”推荐的书中,邓诗练《乡村医镜—三十年乡医的心路历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乡村医镜顾名思义就是以乡村医学为镜,展现乡村医学的发展历程。因为我的父亲早些年也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自家开门诊,所以,一看到这本书便觉得倍感亲切,兴趣大增。

   《乡村医镜—三十年乡医的心路历程》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乡医之路,下篇为辨证论治。两者都以医案的形式来讲述作者在乡村三十年所遇见的疾病,中间也穿插着作者艰难的乡医之路。本书的医案可谓是风趣幽默,但又充满着对医学的思考。下面我将从医境、医术、医德三个方面来讲述看完此书我的看法。

医境

   邓诗练小学毕业有幸去参加桃源卫生院“针灸治疗聋哑病”培训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学艺生涯。在当时全国各地把思想工作提到首位,政治年代工资是按规定级别领取,而非按劳分配,诊病工作做多做少一个样,没有奖金,只有表彰。无论是病人的求医环境,还是医务工作者所处的环境,都是非常艰难的,卫生院公费医疗、用药资源奇缺、医务人员少、工资低;患者病情急、无钱支付药费、生活条件差、康复难;就是在那样的医疗环境下,他们煤油灯下解剖、自然光线下做手术,多次开创了乡村医学先河。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回望邓诗练从开始学医到获得医生证书,从被卫生院辞退到街上摆药铺摊再到自己创办医疗站成为桃源第二个医疗站,都离不开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往自己身上扎针、每天背诵重点穴位、一盏煤油的灯下与同床共梦话医疗。而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是当时所不及的,对于此我也感到惭愧,我觉得我们现在似乎缺少了对医学知识精益求精的态度,辜负了现在社会所提供给我们的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医术

    与邓诗练一起在桃源卫生院工作的医生都有着高明的医术,小小的桃源卫生院整天忙碌不停,书中的故事像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在我的脑海里来回穿梭,给药、抓药、急求、讨论,在那里治疗疾病大多是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潜心用药,不同职称的医生共济合作,先后攻克了肺炎、乙脑流行、中大型手术等,多次开创了乡村医学先河。邓诗练从刚开始的不被人所熟知到自己开卫生院,一路走来他依旧保持着对医学事业的热情,治病救人,永远把病人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过,令我感动的是他的谦虚谨慎的态度,在遇到危重病人和自己拿不准的疾病时,邓诗练没有盲目的用药,更没有说为了自己在桃源的名誉而去坚持,反而亲自向自己的老师请教或者连忙把病人送到桃源卫生院,接受专家的会诊。在我看来,这是作为一个医生难得的品质,心系百姓,求死扶伤,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邓诗练高超的医术,不仅是他对医学之路的不断求索与思考,也有功于他的老师们真的做到了为师的责任与义务,毫无保留的传道,授业,解惑。

医德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制,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大医精诚》里中医人熟知的。学医先学德,无德不成医。物质匮乏的年代,许多病人都没钱看病,在桃源卫生站时,邓诗练他们廉洁奉公,不拿国家一丝一毫,反而对病者有更多的怜悯之心,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护桃源人民安康。对于没有钱的患者他们也会先给人看病,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遇到那些实在有难言之隐的病人他们会免费的去病人家里为其治病;在被调离到工地和离家参教时,邓诗练心中虽有不满,但还是坚守着一个医生的高尚品德,不仅向劳动工人讲解医学卫生知识,保障他们的健康,而且还利用空余时间去拜访麻风病人,寻医问药。无论是在桃源卫生站还是自己开办卫生所以来,半夜叫诊者屡见不鲜,作为医生的他都会第一时间起床去给别人救治,争分夺秒,丝毫不耽误病人的病情;遇到受病痛折磨而又没钱治病的患者,他还借钱给他们去治病;并且为了方便民众,他还出资在陈屋和李坑之间修桥。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他能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三十年来不断地服务人民,守护一方百姓健康,实在是是我们现代人学习的典范。

    因为我是学护理专业的,《乡村医境》中描写的护士刘仕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仁慈有爱的真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将护理人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给我们护理专业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三十年的乡村医路,三十年无悔的坚守。邓诗练的一生不仅仅是奉献给了乡村,更是奉献给了伟大的医学事业。《乡村医境》不仅写的是乡村的故事,更是一本浓缩内、外、妇、儿疑难杂症的辨证论治的医学典籍,就像邓诗练所说的“懂医者,看门道;非医者,看故事”。作为医学院的一名学子,我虽学的是护理专业,但也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将来的重任。俗话说,三分治,七分护。能真正的为病人减轻痛苦、促进健康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现在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今后的道路中我会以邓诗练的故事激励自己,一生坚守护理工作,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

Y9A9杏林春暖满人间——读邓诗练《乡村医镜—三十年乡医的心路历程》有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梅荣杰,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