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2A2不忘初心,做明明白白中医人——读《回望中医》有感

(2016-09-09 21:50:23)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2A2不忘初心,做明明白白中医人——读《回望中医》有感
不忘初心,做明明白白中医人——读《回望中医》有感

作者:岳滢滢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文章编号:Y2A2

    当今社会,老百姓学习传统中医养生知识的愿望非常迫切,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可惜市面上各种中医科普、养生书籍良莠不齐,普通读者很难判断图书的真实性与可靠程度。更有胜者质疑中医,挑起中西医之间的论战以混淆视听。
    初夏时分,我有幸读到《回望中医》这本书,本书总结了陈文垲教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年来的体会与感悟,书中从中医新生命、中医学的基石——《黄帝内经》、理论到临床的里程碑——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千年中医、中西有别和选择中医六个部分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发展历史、中西医比较发展方向做出精辟论述,同时对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让我惊喜的是,作者陈文垲教授客观地思考中医,辩证地分析中医与西医之别,并站在医患双方的角度指引行医就医,对我们青年中医人正确认识与把握中医,坚定中医信念大有裨益,启迪良多。 
    一、中西有别,殊途同归
    书中比较了中西医的差别与相似,总结了两者四处最大的不同:第一,中医坚持整体观,西医是改造还原论;第二、中医尊崇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的哲学思维,西医是实证的逻辑思维;第三,临床上中医核心的辨证,属于人本主义,而西医强调辨病,偏向病本主义;第四,中医发展靠临床积累,西医倚重实验推动。虽然两者在源流上有本质的差异,但两者都是医学,服务对象都是患者,目标都是维护健康、救死扶伤,二者殊途而同归,争执毫无意义。中医西医都是人类医学的瑰宝只要能治病救人何必争孰高孰低惟有彼此欣赏互相启发、借鉴互补,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二、选择中医,为我所用
    既然中医有其优势,我们就应坚持中医之长,在临床合适的情况下,以合适的方式,选择合适的中医,为健康造福。
    首先,何时选择中医?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方法可靠。四大经典之一的中医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对于养生便早有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一个良好的心态;亦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一个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亦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强调避免一切损害健康的因素,坚持这三条,健康便有了保障。另外,对于虚弱性疾病、老年病、慢性病、西医诊断不明确的疾病,中医治疗优势突出,更加值得信赖。
    其次,选择什么样的中医?中医治疗,选对医师很重要。良好的医德、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必要的西医知识都是必要的条件。作为青年中医学子、临床中医师,以德为先、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兼通西医都是我们努力奋斗的方向,同时也是患者健康的有力保障。
    三、不忘初心,明白医人
    战胜疾病的最终不是医师,而是患者自己。作为患者,做一个主诉清楚、资料齐全,能掌握咨询技巧的患者很重要;同时,作为医护人员,态度和蔼、耐心细心,能指导患者养护结合,避免过度医疗则更为重要。两者结合所形成的就是医患互动的良好的医学模式,维持良性的医患互动则要求一方面做明白的患者,另一方面做明白的医师,两者缺一不可。患者是主力,医师是友军,两者需要协同配合,医疗活动方可取的最终的胜利,获得最佳疗效。
    中医学坚持的是人体-自然-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不仅治“人得的病”,而且治“得病的人”,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始终以人为本,维护人体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整体的全面的健康。当今时代,适逢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时机,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为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又注入一剂强心针。对于我们青年中医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一种激励与鞭策,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传道授业解惑,让广大中医学子坚信中医的功效,坚守中医的理念,坚持中医的优势,掌握过硬的本领,以满腔的热情、扎实的作风,献身中医药事业,为弘扬中医精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贡献。
 

        Y2A2不忘初心,做明明白白中医人——读《回望中医》有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岳滢滢,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