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堂号

(2020-01-30 18:10:25)

                              堂号

  

 现在的年轻人已不知道什么叫“堂号”了,只有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对此仍有记忆,一个“堂号”就是一家或者几戶人家的代称。

   “堂号”多取名为“积善堂”和“积德堂”之类,另外,什么“三合堂”,“五合堂”的都有,有的堂号是自己取的,也有的是请村上有名望的老先生给取的。

   “堂号”起源于何時,无据可考,但根据文献记载,恐怕就不是那么太久远,原因是过去迁徙的人囗流动性太大,很多站不住脚的流民肯定是不能取一个堂号的。

   据老人们讲,堂号也不是任何人家都可以取得的,比如像终年给人家扛长活打短工的,就不配取,小门小户的也不敢取,只有那些大门大戶或在村上有威望有实力的人家才可以取,譬如,最好是“地主、富农”之类的人家,才是最有资格,而这些人家取什么样的堂号都好听,哪怕是名不符实。

   “堂号”的代称还可体现在农用工具上,比如过去場上的杈耙扫帚上,碌碡碾磨上,最好的展示是用粗线布编织出來的口袋,那時候,一些白布口袋上都用工工整整的笔画写上各家的堂号,只是尺寸规格不同罢了。

   现在的“堂号”早已不见了踪跡,它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但它却见证了多少代人的历史。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供
后一篇:不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