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虫声又响了,又回到了秋天。
坐在深夜的门外,四周是洁净清亮的宁静,劳累远去了,疲劳沉淀下来,这时,思想如水泡一样,一个个泛上来,一会儿功夫就弥漫了整个心室,整个灵魂,秋虫声就从这个时候响起,虫声细腻婉转,仿佛透过大地的缝隙渗出来的泉水,又如一颗颗浮在绿叶、青草、花芯上的露珠,一切都湿漉漉的,能沁出绿来。
这秋虫是蟋蟀还是别的,我不知道,但我能想像出它鸣叫时的样子:长须摆动,伸展颀长的腿,一声声歌唱如水一样流淌出来,溅湿了异乡人的思绪,难怪在古诗词中,流离异乡的人总会听到秋虫的鸣唱。
听到秋虫鸣声的那一刻,仿佛又回到童年,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挎着筐子,田埂两边是细碎的花儿,中间夹杂着同样细碎的虫鸣,一声又一声,叫得舒适而自得,一点也不感到拘束。
虫声清亮,水洗过一样纤尘不染,那虫声绝不做作,不哗众取宠,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悠扬,时而低沉,把人的心熨帖平展,毫无沟壑,虫声仿佛又带有感情,一会儿是低低的倾诉,凄凄切切,婉转缠绵,一会儿是扬声嬉闹,高亢响亮,充满喜悦,一会儿又低到难以听清,细如游丝,可那丝线却怎么也扯不断,虫声停了,也许是累了,也许已经把自己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窗外,是水汪汪的月亮,是一种古诗词清洗出来的月光,走出去,清风吹衣,也吹皱了一泓月光,在一片片树影下晃动,月光下,听秋虫鸣叫,思绪却飞出很远。
月光依旧,虫鸣依旧,故人,也在虫鸣中依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