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每年的旧历 五月初五,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节日“端午节”,它的过法是:包棕子,往门上贴葫芦,插艾蒿,在南方还要赛龙舟。
端午节在全国的过法各异,但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还有个风俗就是在这天的早晨煮上几十个鸡蛋,我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反正就是从小时候就有父母给煮,到现在竟过渡到煮给儿孙们吃。
有人说,端午节这天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我原先也曾想象过:一位诗人,头戴高冠峨巾,饿得皮包骨头样的瘦瘦条子,拄着一根竹杖独行,一边低声歌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悲哀的叹息:“世人皆醉我独醒......”,他在最后终于扔掉手中的竹杖,投泊罗江而死。
这是多么的悲壮,而又让人感到多么的忧伤与无奈,楚国政治上的昏庸导致了一位伟大诗人的逝去,这故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楚国。
屈原是壮烈了些,记念屈原包棕子,给人们留下了两千多年的一个节日,以致于延读续到了现在给屈原一样的公务员们放假两天,这些都表明了中国从古以来的聪明与善恶分明。
但是屈原为什么非得要用死来抗争呢?自古以来,哪个朝代没有政治黑暗?“贞观之治”也好,“开元盛世”也罢,用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就是:“透过纸间,看到的满篇写得都是“吃人”。“
历史已过去了,永远成为了历史,以死相争只能是历史的牺牲品,无论如何,历史还是要前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