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失去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我们比较容易地把得到的东西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的看作是不应该不正常的,所以每次失去时,总不免感到委屈,因此越多越委屈,于是我们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复杂的现象,反正我们对它不习惯。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得到而又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伤。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与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遇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很富有,似乎富有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打击,失去一切后一蹶不振。
我们总是以为,到手的东西便是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一切东西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更能从容地面对一切。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能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