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母爱性别包容和关爱平淡生活亲情真情 |
分类: 情感夜话 |
让我们试想一下关于真爱的心理。在内心深处他们对真爱都怀着憧憬和期待,但是,事实上他们又难以向它迈进。毋庸置疑,要想堕入那种爱,首先需要有对象。但是,即使有了对象,男人们还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行动能力。在这点上,很多男性都会因胆怯而打退堂鼓,而且一旦真的陷入那种绝对的恋爱关系,他们反而感到厌烦。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男人对自身的心理没有足够的自信。就算想真心爱她、想陷进去,但是又担心什么时候自己或者对方会变心。出人意料的是:男人们大多胆小懦弱,常常因为瞻前顾后而裹足不前。换个角度来看,男人们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即使想真心爱某人,但也会见异思迁或者另行不轨的,这种事情在男人中间可谓司空见惯。毋庸赘言,所谓“绝对”是以“无与伦比”为前提的概念。男人的爱往往是相对的。眼下最爱这个女人,但是,不久第二位、第三位会相继出场的。不论她多么出色,男人总免不了偶尔心有旁骛,希望更有新人。由于男人们了解自己的这种暧昧性,因此不具备真爱的自信,也许他们感到那种关系从某种意义上看太过于沉重了吧。
相形之下,男人们不论婚前还是婚后,都只是上班下班,由于没有经历过分娩的苦痛,他们与孩子间总有些距离,所以孩子出生后,现实生活对他们而言也没有太大变化。对于婚后的男人来说,作为“公蜂”的作用更加被强调了,他们的精神负担与日俱增,然而,现实生活却非常单调,正因为如此,他们极其容易厌倦婚后生活。
恋爱时为了真正地取悦于对方,男人们对女人们极尽温柔之能事,不惜费时费力以博芳心。然而,结婚后,她已成了自己的人,因此,不用做些诸如带妻子去餐厅、送礼物、出门旅游之类的浪漫事了。的确,婚后风云突变的男人比比皆是。
可以这么说,男人对女人温柔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对性的期望,正是为了与女性发生肉体关系或准肉体关系,他们才对她们亲切和蔼的。男人一旦得不到对方或自认为不能博得对方垂青时,便会迅速降温。他们的求爱方式及冷淡方式都与对方的性格和容貌能否具备作为性对象而加以追求的价值有关。
就这样,狩猎本能强烈的男人对已进入家庭这一樊篱内的妻子失去兴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用担心会逃跑,想要时随时可以要——恋爱时是那么渴望,可是现在却都变成了懒汉。话虽这样说,如果换上妻子之外的其他年轻女性,他们说不定会意气风发的。
并不能说一切都该归罪于结婚,日常琐事会使男性的性欲减退也确是事实。如此看来,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多次重复性关系之后男人对妻子产生性倦怠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尽管如此,做丈夫的也并不打算离婚。因为夫妻之间还有别的,孩子抚养、亲情、伦理道德、与性完全不同的生活内容在联系着他们。
仅就倦怠感而言,只要认可一夫一妻制,那么它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这也无可厚非,所谓倦怠,其实质即是放心感,既有轻松沟通的愉悦,又不至于感情过分亢奋而导致不安,这正是家庭的优越之处。
大多数恋爱中的女性都持有这种想法:即使不能永葆爱情,也要尽力长时间地挽留住真爱。那么,为了获得真爱该如何是好呢?
女性还是奢求在婚姻中确保安定和绝对爱,希望二者兼而得之。也许她们希望通过结婚,既能经常与爱人厮守在一起又能培育出绝对深厚的爱情。换言之,她们认为成就真爱的唯一手段就是结婚。
然而,真爱与婚姻并非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在此,让我们再回顾一下真爱的定义:所谓真爱是指男女双方之间那种互相燃尽各自的肉体和精神的,完全排他性的爱情方式。可见,它需要精神上的爱,同时也需要强烈的性爱。要想维持这种关系,事实上是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激情和努力的。
在家庭生活中,女人要想经常保持着美丽的仪表,又能投入式的爱情并不能保持到永远。如果把它置于婚姻这一稳定的形式内,那么,它那爱的火焰就会熄灭。相反,懒惰和熟稔却继之而来。结婚原本就是平淡无奇的日常性的过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方的存在已变得如同水和空气一样远离所谓的至高无上的爱情,而在它的背后始终潜伏着危机。
因此,男女结婚若干年后失去激情可以说是自然的,由此便判定结婚毫无意义的话就会否定婚姻本身。说得更简单些,真爱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成日常性的,即所谓的日常爱,在彼此生病时、端上一碗加荷包蛋的热面、一杯热水、上班出门前提醒注意安全、下班推门一桌子饭菜等着你,因为这种关爱和呵护看起来平凡,一句口头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但实质这就是日常爱。
话虽那样说,但他们并不讨厌妻子,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珍惜妻子的存在。孩子出生后,他们又会去培育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爱了。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关爱、包容、无私付出的真爱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既然身为夫妻就需要性爱。如果没有性爱,倒不如称之为生活同伴或同住者了。
总而言之,真爱必须夫妻双方共同努力。尽一生去爱一个人,任何事物都无与伦比,若干年后,回首时,这份爱是至高无上、忠贞不渝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那么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