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到:激战亚速钢铁厂

标签:
彭远札记亚速钢铁厂 |

忽然想到:激战亚速钢铁厂
记得西方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只有经历过战争或者灾难,才算完整的人生。
对于作为“40后”的我来说,已届七老八十的年纪,也可以侈谈人生经历了。说起来,这大半辈子既有战争也有灾难的经历,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
眼前,世人瞩目的俄乌冲突被称为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最大的地面战争。在极其复杂的背景下,双方投入重兵展开鏖战,二月下旬至今,交战两个多月形成胶着态势。实力占优的俄方在乌东地域取得进展,乌军残部被迫退守亚速钢铁厂地下工事。俄方权衡利弊,改强攻为围而不打,双方僵持不下。原来亚速钢铁厂非同寻常的工厂,本是前苏联时期,为预防核打击而构建的大工程。据披露,亚速钢铁厂是欧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之一,仅厂区就有11平方公里。尤其是地下设施竟有6层,通道纵横、设施完备,易守难攻。由于乌军以平民为人盾作为谈判筹码,一时难解难分。或许这正是一场恶战前的至暗时刻!
不禁让我想起当年与钢铁厂有关的往事——
1948年初,正值国内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攻城拔寨、节节推进;国民党军大势已去,节节败退。兵荒马乱中,我母亲领着我(7岁)和弟弟(3岁)寄住在外公家。当时,我外公家处在城郊结合部,从外公家门口远远地望去,有一片工厂,烟囱高高的、总是黑雾迷蒙,时而冒出红光。听大人说,那里叫“摇葫芦”。后来学日语知道是“熔鉱炉”的谐音,即炼铁炉、高炉。外公家院门对面有一条河,常年流淌着红颜色的水,据说是工厂里洗铁矿石的水。那一片工厂正是钢铁厂,解放后叫“鞍钢”。
那年二月刚过完春节不久,居民区开进了一支解放军攻城部队。外公家隔壁院子的房子是空关的,此时有当兵的进驻。我和弟弟隔着栅栏看见,院里架起了小钢炮(迫击炮)、带摇把的话匣子(电话),很快被大人叫回家去。原来挨家挨户被通知,战斗即将打响,叫我们把被子褥子以及能放的东西都放到床上面去,人都躲在床底下,趴在草席上。那一天,全家人都躲进床底下,只听得外面炮声枪声紧一阵松一阵响个不停。那时,小孩也不知道害怕。天黑下来,我们就趴在地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待到第二天早晨起来,院子里静得出奇,枪炮声听不见了。出去一看,隔壁院子里的小钢炮连人都开走了,干干净净啥也没留下。原来那支解放军队伍已经攻进厂区,同其他部队会合,进占市中心了。这一天是1948年2月19日。“2·19”后来成了这座城市的解放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