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学习指导》五:大学生学习原则

(2015-08-25 11:27:39)
分类: 事务管理

大学生学习原则就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理想激励原则、自学为主原则、研究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一、 理想激励原则

理想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质或潜能,结合社会需要和所学专业所确立的奋斗目标。大学学习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规律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理想是我们前行的灯塔,是我们生活的方向。一些同学之所以在大学里会无所适从,觉得空虚无聊,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理想,在过去十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自己、父母、老师错误地把上大学看作是人生的目标。这就造成许多人进了大学校门该真正大踏步地朝目标迈进的时候,却迷失了方向。我们应该清楚大学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小驿站,是社会为我们搭建的一个树立理想、实现理想、不断成长的舞台。我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有所作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此时找准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理想,并用以激励自己为此而努力奋斗。

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幸福的生活。为了贯彻理想激励原则,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弄清楚自己的特质和潜质,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社会的需要,并能把它们充分对接,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目标。有了目标也就有了我们人生的主题、强大的内在动力由此而生,这种动力能够使我们克服一切困难,不断接近理想的目标。

其次,为了实现理想关键是把自己的理想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只有这样我们理想的种子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切实际的理想,会挫伤你的自信心,使你远离成功。

1984年在东京《大学生学习指导》五:大学生学习原则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世界冠军。两年后,在意大利城市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他又夺得世界冠军。10年后,这个谜终于解开了,他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他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假如他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处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可能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会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

通向理想的路也象马拉松一样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理想的大目标分解成“跳一跳”就能达到的小目标。希望之光常有,信心之火常在,就会使我们不懈努力一路拼搏,实现理想。

第三,用学习和研究的目标引领自己的专业学习。大学的专业学习涉及的面相对个人的精力来说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不可能在整个专业领域都能有所突破。所以在全面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我们在专业领域不断找到新的“兴趣点”,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用明确的研究目标引领自己的专业学习。这样,在大学期间就能为自己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二、 自学为主原则

自学为主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要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支配学习时间,老师只起一个引领作用。

在大学自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是在中学期间就应该锻炼出来的,但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自学能力是不少大学生不具备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就应该尽快补上。这是大学学习的必须,是由大学自由、自主、从游的学习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终身教育特征决定的。

在现实情况下自学为主的原则要求我们首先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去做,养成习惯,形成特色,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这是你自学能力的基础。其次,做好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明确自己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以便利用大学学习期间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就是明确自己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要长期计划,中期计划,近期计划相结合,充分安排利用好自己自由的学习时间,以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第四,自学为主绝不是不用教师的引导,一定要注意在听课过程中尊重教师的劳动,在学知识的同时,一边注意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一边注意向老师学方法、学思想、学做人等,在提高自己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全方位的品质。

三、 全面发展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大学期间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以面对来自社会对我们的挑战。

全面发展是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是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个性全面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你能在这个时期积极主动地不断改选自我,完善自我,你就能为即将进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首先应从不同侧面认真地审视自己,如:从身心两个方面看自己,从德智体美劳自身素质结构看自己,从智商情商的发展平衡上看自己,从社会的需要出发,从自身的发展出发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为了贯彻全面发展原则,我们必须对自己的综合素质,从不同角度进行一次全面剖析。由于某种原因我们在中学没有过多考虑这些,如果你在自身素质方面有所不足的话,应先从自身找原因,找出问题所在。积极利用大学提供的条件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其次制定整改计划,对自己进行全面检修。用自己学到的所有文化知识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到社会上走一走,看一看,试一试,根据社会需要反思自己,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去改善它,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慢慢地你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一点点退却,你的素质在一步步提升。我们对自己不能太宽容,但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自己只要能够按计划主动地去修正自己,终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一名佼佼者。

第三,除了学好专业课外,还应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知识面也要注意全面发展,学文科的要懂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学理科的要学一些人文科学的知识,无论学什么专业都要有一些体育、艺术方面的爱好和修养。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大学生。

四、 质疑性原则

质疑原则就是面对书本、教师、权威,面对各种事物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我们应注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培养勤于观察、善于质疑的习惯。

大学的学习和中学的学习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的前提是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经验,不迷信不等于不相信而全盘否定,关键是面对一切信息我们要分辨清楚,要善于独立思考,要具有质疑精神,要有提出问题的意识。

贯彻质疑原则,首先要注重学,但学不是单纯的学知识,要像蜜蜂一样,采集花粉,经过自己的分解、吸收,再酿造出蜂蜜来。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学习观念,从单纯学知识转变为借助学习知识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是注重思,上大学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善于思考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也是你超越他人的途径。善于思考就要敢思、爱思、多思,敢思就是有胆量冲破人所固有的从众思维模式,不怕别人嘲笑,不怕权威评判,不怕挫折失败,敢于思考难题。爱思就是把思考当做乐趣,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投入地思考,倾心地思考,执着地思考,思考的大地越来越广阔,思考的质量和效率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高。爱思也是多思的前提,多思就是多想,多思多想是通向智慧的大门。普通人和大师的差距就是由于大师的多思造成的,著名作家萧伯纳说:“难得有人一年会思考二三次以上,我则因一星期思考一二次而驰名国际文坛。”只要你也能多思,你也同样能成为大师。多思才能生疑,古人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第三是注重“问”,我们来上大学,不要只想着来学什么,而应该清楚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问什么。“不要光从教师那里得到正确答案,更要在众多的答案里谋求你的最佳答案。”多思就会有疑,有疑就要多问,不只要问老师,还可以问同学,问书本,问社会上的专家名流,问使你学会思辨,思辨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这才是做学问。

五、 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不但要从书本里学,更重要的是在科研、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能力,提高本领。

书本以外的生活能够使大学生生活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但使我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更为个人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氛围,更为重要的是给我们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熟悉社会和重新审视我们自己的机会。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要想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就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摸索去锻炼。

在我国现形的教育体制下,主要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加上教育理念的落后和教师素质的低下,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差的现象,但到社会后,对我们的要求恰恰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弱。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使这一要求更为突出。所以在走上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实验场——大学,必须重视实践,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一切有利于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各项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磨炼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积极动脑、动口、动手的习惯,锻炼自己承受能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提高自己个人品质修养,养成谦虚、宽容、礼让的高尚品德,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均衡发展。

实践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注意:第一,实践学习并不排斥书本学习。实践学习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修养后效果会更好。我们应把书本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但“对于培养能力来说,实践学习比书本学习更重要。”特别是在我国现实状况下,实践学习需要我们特别强调。第二,要清楚了解本系本校和社会周围都有哪些与自己学习研究成长有关的实验设备、器材、场所和机会。然后考虑怎样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机会,怎样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兴趣爱好从时间和精力上进行统酬协调的安排。如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组织和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根据自己的研究项目,到社会上主动寻找合作伙伴等。第三,利用好节假日进行深入的社会实践。结合自己的专业或兴趣爱好到社会上打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书本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会使你获得专业上的跨越。现实中不少同学已经这样做了,而且效果不错。如: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节假日到相关公司打工,既能把书本知识运用起来,又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操作和实用知识,还能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顺利地进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同学走上社会就容易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而缺乏实践经验的同学就会需要很多宝贵的时间去适应。差别的拉大就成为一种必然。第四,在社会各种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践中的苦难去磨炼自己的意志,要有准备地去迎接苦难,感谢苦难的到来,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好迎接社会考验的准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