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球建筑业发展态势

(2013-07-14 15:14:30)
标签:

教育

分类: 建筑ABC

    (一)从ENR国际承包商排名看全球建筑业发展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gineering News-Record,简称ENR)是美国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旗下的行业新闻周刊。长期以来,ENR所评出的全球最大设计公司和承包商等一系列年度排名榜在业内具有很大影响,被誉为国际工程界的“晴雨表”。根据2010年ENR评选的国际承包商225强排行榜,全球建筑业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

    1、区域市场组成。国际承包商225强的区域市场组成情况见表1-1。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欧洲地区,共有135家企业,其营业额占225强总营业额的26.3%;居第2位的是中东地区,共有157家企业,其营业额占225强总营业额的20.2%;居第3位的是亚洲/澳洲市场,共有149家企业,其营业额占225强总营业额的19.1%。

表1-1  国际承包商225强的区域市场

国家或地区市场

公司数量(家)

营业额(亿美元)

所占比重(%)

欧洲

135

1008.1

26.3

美国

57

348.8

9.1

亚洲/澳洲

149

731.8

19.1

中东

157

775.6

20.2

加拿大

34

133.8

3.5

加勒比海地区

40

22.9

0.6

拉丁美洲地区

82

248.2

6.5

北非

132

275.2

7.2

南非/中非

103

292.9

7.6

其他

4

0.5

0.0

    2、地区分布。国际承包商225强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2。其中,欧洲承包商以52.1%的比例占据国际市场半壁以上江山,中国和美国承包商分别以13.2%和13%的比例居第2、第3位。

表1-2  国际承包商225强地区分布

 

    在上榜的承包商中,虽然美国企业仅有20家,但这20家承包商的海外营业额达到497.33亿美元,与54家中国承包商的营业份额不相上下。由于地理毗邻关系,美国承包商占据了加拿大3/4多的海外承包业务,而在中东、亚洲、非洲、欧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市场份额相对平均。

    欧洲承包商上榜的62家企业,其平均海外营业额达32.26亿美元,为中国承包商平均海外营业额的3.44倍。在中东地区市场,欧洲承包商以1/3多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市场、亚洲市场、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也都名列首位。


    3、业务分布。国际承包商225强的业务分布情况见表1-3。其中,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和房屋建筑三项业务,在整个行业中占据了75%的市场,分别占全部业务营业总额的29.3%、23.8%和22.4%;交通运输和电力两项业务所占比重的增加幅度最大,分别为2.6%和2.4%。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贸易壁垒提升等因素影响,房屋建筑、制造业、水利、工业和电信等业务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其中房屋建筑下降幅度最大,占全部业务营业总额的比重减少1.7%。

表1-3  国际承包商225强的业务分布

业务领域

营业额(亿美元)

所占比重(%)

比重增加(百分点)

交通运输

1123.4

29.3

2.6

石油化工

914.2

23.8

0.5

房屋建筑

859.9

22.4

-1.7

电力

356.9

9.3

2.4

工业

206.0

5.4

-0.5

水利

112.2

2.9

-0.7

排水/废弃物

62.9

1.6

0.1

制造业

38.1

1.0

-0.8

电信

26.9

0.7

-0.3

有害废物处理

4.9

0.1

0.0

其他

132.4

3.5

-4.7

    4、企业成长性分析。从国际承包商225强的排名情况来看,排名前10位的企业营业额合计2156.9亿美元,占225强总营业额的21.4%;而排在后10名的企业,其营业额合计122.5亿美元,占225强总营业额的1.2%。从该指标看,前者为后者的17.61倍。而排在国际承包商225强前10位的公司,全部来自欧美国家。

    从营业额指标来看,在国际承包商225强中,有7家营业额在10亿美元以上,占225强的3.1%;营业额在1-10亿美元之间的企业有74家,占225强的32.9%;营业额在1亿美元以下的企业有144家,占225强的64%。排在国际承包商225强第1位的德国霍克蒂夫公司2009年实现营业额260.7亿美元,将第2名法国万喜公司的172.38亿美元远远抛在身后,是排在第225位的奥兹塔斯公司年营业额(2亿美元)的130多倍。营业额的巨大反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领先国际承包商群体的均衡发展和整体水平。

    从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国际承包商225强在各自国内市场盈利的企业共有150家,占225强的66.7%;亏损企业22家,占225强的9.8%,国内市场平均盈利为7.5%。国际承包商225强在国际市场盈利的企业共有166家,占225强的73.8%;亏损企业13家,占225强的5.8%,国际市场平均盈利为7.8%。同为入围国际承包商225强的企业,企业间的经济效益差距也很大。

    (二)欧美建筑企业的发展特征

    在国际承包商225强中,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生产规模庞大,资本实力雄厚,建筑产业的功能扩展到规划、设计、施工和特许经营等综合性建筑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同时,建筑产业分工细化,建筑企业的品牌特征明显,施工专业化成为建筑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2]

    1、收购、并购活动频繁。为整合资源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承包工程企业的本地化运作能力,众多国际工程承包商相继实施业内资产重组,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比如,西班牙Grupo ACS公司于2003年收购了总部位于马德里的Grupo Dragados SA公司,使公司规模扩大了一倍多,也使公司在当年的国际承包商225强排名中从第98位跃升到第20位;荷兰承包商Royal BAM Groep收购了HBG后,排名也大幅度提升。随着国际工程项目的大型化和对承包商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国际建设市场的并购重组将变得更加活跃。

    2、利润重心转移。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发展,国际建筑工程的发包商越来越重视承包商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方式正在快速向工程总承包方式转变。单纯的工程施工业务利润逐渐降低,利润重心向产业链前端和后端转移。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一揽子式的交钥匙工程模式和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带资承包方式成为国际大型工程项目中广泛采用的模式。除少数国家的政府项目不需要承包商带资外,不同形式的带资承包项目约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65%。

    3、产业分工体系深化。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各国建筑企业都在寻找着各自的定位。比如,瑞典的斯堪斯卡公司卖掉了在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子公司,将业务主要集中在“能够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的美国市场;土耳其承包商面对国内市场的萎缩,开始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并取得成功。此外,欧美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逐步走向合作。一些企业为降低研发成本,将技术研发机构从母体脱离出来,引入新的投资者。另一方面,独立的研发机构为提高研发成果的效益,也开始为更多企业提供服务。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建筑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4、信息化管理逐渐普及。首先,无线技术应用普遍化。基于GPRS、PDA和短信应用的无线技术,企业高层、现场施工管理者以及出差人员凭借手机、掌上电脑就可以令“实时办公”成为可能。其次,互联网技术应用普遍化。企业内部需要与下属分公司、分布在外地的项目部进行沟通,企业外部需要与政府职能机构、客户以及项目相关方进行信息交互,因此集成化的网络应用是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通过网络化集成,实现现场工程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总部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使为客户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成为可能。

    (三)建筑业的全球创新趋势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业发展中,主要呈现以下创新趋势[3]

    1、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主要使用于欧洲,在美国则主要使用“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可通过节约能源和高效利用资源等方式减轻环境负荷,因此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欧美国家已开发出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评估绿色建筑等级,以引导绿色建筑向更加健康、环保的方向发展。

欧美国家的绿色建筑之所以能蓬勃发展,主要有四项因素在起作用:一是公众消费观念转向可持续性发展决策。调查显示,欧洲70%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查看公司为履行社会责任所做的工作,20%的消费者宁愿花更多的钱购买对环境有利的产品;二是政府管理和立法。英、美很多城市都对绿色建筑提供税收减免优惠;三是健康与福利。研究显示,绿色学校使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了7%~18%,更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绿色办公楼使工作人员的有效工作时间增加了7%,打字水平提高49%,人均生病时间减少39%,月保健支出减少44%;四是建筑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绿色建筑使企业运营成本下降8%~9%,建筑物价值增加7.5%,投资回报率增加6.6%,市场占有率增加3.5%。

    2、更广范围与更高层次的知识共享、协作与集成化管理。欧盟于2003年提出欧洲技术平台的概念,目的是在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战略领域,将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消费者、产业界、学术界、政府部门、立法机构等)自下而上组织起来,共同确定这些战略领域的研发重点、期限和行动计划,从而建立面向整个欧洲的重要创新计划,并通过法律、组织、经济、社会、技术等工具的创新来实施这些计划,实现未来欧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欧盟已经建立30多个技术平台,始建于2005年的欧洲建筑技术平台是其中之一。

美国FIATECH协会于2004年发布基建项目技术路线蓝图,提出完全集成化和高度自动化的项目实施过程,并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实现技术创新,引领建筑业向更高效的新运作模式过渡。该蓝图由九大要素组成,包括:基于方案的项目规划;自动化设计;集成化、自动化的采购供应网络;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施工现场;智能化、会自我维护和修理的运营设施;对项目及设施实时管理、协调和控制的系统;新材料、新方法、新产品、新设备;技术型、知识型劳动力;以及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与信息集成。基建项目技术路线蓝图的结构组成见图1-1。

    3、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建设项目投融资与管理模式创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广义上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相互合作、互相补充,在实现一个或多个目标的同时,实现各自目标。PPP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私人资金投入公共工程,一方面使政府减轻了财政负担,另一方面通过利润驱动使私营企业提高公共工程的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这些优势使其在欧美国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PPP模式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工程市场对同一承包商负责设计、施工和运营整个过程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于2007年出版了仅供个人使用的设计—建造—运营(DBO)合同条件,即金皮书。在DBO采购模式中,设计、施工和运营工作集成到一个合同发包给同一承包商,这样责任的唯一性使承包商更加重视设计和施工质量,以保证后期正常运营,真正优化了项目的全寿命期费用。DBO模式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如阿曼、智利和埃及等国污水处理厂的建造就使用了DBO模式;澳大利亚的佩斯海水淡化厂也使用了该模式,其运营期长达25年。

    4、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由于资源匮乏、建材价格的上涨和注重环保等原因,使欧美国家越来越注重新材料的开发,这些新材料主要有轻巧、环保、持久和智能等特点。纳米科技不仅可以创造出小巧耐用的新材料,还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从水中过滤污染物,使建筑物更加节能、环保;仿生材料可以为现场工人提供舒适、安全并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服装;高性能钢材和无铅绿色钢材具有节约成本和增加安全性等特点。

此外,现场劳动力的缺乏使建筑构件明显趋于模块化和预制化;信息共享的需求推动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成本不断下降,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材料数据的记录和跟踪上。



[1] 吴宇迪,王要武,廖秦明.深度解析2010年ENR国际承包商225强[J].工程管理学报,2010(5):580-585.

[2] 中施企协.国际建筑业发展及经验借鉴[J].施工企业管理,2007():104-105.

[3] 吕文学,刘学姣,赖俊蓉.建筑业的国际创新趋势及我国建筑业的应对策略[J].建筑经济,2009(3):2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