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铅笔夫妻”慈善助学18载百万元文具送给万余名孩子

(2016-12-23 15:53:00)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a1d921eejw1fazjqtqnulj209y0e5760.jpg

15号候选人:夏治国、陈玉珍夫妇

身份:长春市民

年龄:63岁、60岁

推荐理由:

   18年来,夫妻俩省吃俭用,从微薄的经营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买来文化用品,先后帮助全省近100个乡村小学的万余名贫困学生,总价值近100万元,即使在夏治国患脑出血病倒后,夫妻俩仍没有停下慈善捐助的脚步,又先后数次买来数万元的文化用品捐给贫困孩子,被人们称为“铅笔夫妻”。

身边人评价:

   认识夏治国6年了,他一直关心贫困孩子,很有爱心,做了很多慈善工作,能坚持这么多年,真的很让人敬佩,即便得了脑出血买卖不做了,但仍惦记着那些孩子,为贫困的孩子捐助了数次,在他的带动下,商圈有些业户也加入到捐助的队伍里来,壮大了力量。

——黄河路北社区书记李月伟

人物语录:

   其实我们做的事儿很微小,自己开个文具批发小店,这些给孩子的东西都是店里有的,拿出来一部分捐给那些需要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这样的事儿每个人都能做,虽然我们力量小,坚持下来就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每次看到孩子们拿到文具爱不释手的样子,我们俩就很快乐、很幸福,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孩子。

http://ww2/large/a1d921eejw1fb0rxne399j20gq0br0vx.jpg


   在夏治国的家中,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存放孩子用的书包、篮球、铅笔等用品,这是他每学期开学前都要为贫困孩子准备出来的礼物,“只要我还有能力,我就要帮助他们,让他们用上新文具、新书包!”

感动

希望工程“大眼睛”触动内心

  上世纪80年代,陈玉珍在光复路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地方做文具批发,夏治国原本是一名体育老师,因为身体不好,早早病退了,“那时候生意还可以,赚的钱除了一家人开销外还有点剩余,现在这套房子就是那时候全款买的,20多万元呢!”陈玉珍说,日子虽不富裕但还过得去。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看到了希望工程的一张照片,那照片上的孩子睁着一双大眼睛,渴望知识、渴望上学的样子一下子触动了夏治国,“我是老师出身,孩子当时也就十多岁,看到照片那一刻,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夏治国说,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帮帮孩子们。

  他和妻子陈玉珍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就是做文具批发的,把咱们的文具给孩子们送点,帮帮孩子,可以改变一生。”夫妻俩当即决定捐助一些文具。两人带着自家店里的文具找到了长春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我想给农村孩子捐点文具!”工作人员接待了他们,当得知他们要捐出三车文具时,还是有些吃惊。那次,夏治国带着人从仓库里搬出了一箱箱的作业本、铅笔、橡皮,“当时把库房快搬空了,就觉得只要孩子们能用上就值了。”

  从那时开始,陈玉珍经营着文具批发,夏治国到处打听贫困小学生的信息,只要知道孩子需要文具,夫妻俩二话不说,立马准备,库房里没有的就自己花钱买,“有一次在九台的一所村小,学校穷得连围墙都没有,带去的文具被孩子们一抢而光,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就算再辛苦也值了。”

难得

患病不忘帮助贫困孩子

  与捐助时的大方相比,夏治国对自己并不大方,甚至有些抠,“别看儿子儿媳妇当年赚了点钱,可从来不浪费,这么多年连件名牌衣服都没穿过,出门从来不打车,能走的就走,实在不行就坐公交,可是给孩子们捐文具时说雇车就雇车,从不含糊。”21日上午,在夏治国家中,84岁的老母亲张福珍看着儿子很自豪,“不瞒你们说,他连手机都是得病以后才买的。”

  夏治国接过话,“平时在店里,穿的都是三五十块钱的衣服,只要干净就行。”夏治国说,自己节俭一些,就可能再帮助一个孩子。2012年,夫妻俩去了8所学校,2013年去了9所,2014年又去了9所。

  2015年,夏治国突发脑出血,陈玉珍要照顾他,批发生意也不做了,可两人还是在开学前从积蓄中拿出了几万元,买了文具送给孩子,“不能亲自送去,但东西一定得给。”夏治国说。

  在夏治国家中,夫妻俩保存着一本红色的签名留念册,每一页上都工整地写满学生的名字。“这是我们从2005年才开始记的,上面有7000多个学生的签名,还有一些祝福的话语。”这是一份珍贵的记忆,看到孩子们的名字,夫妻俩有了更大的动力。

传承

星火“微捐”工作室成立

  从1998年开始,夏治国夫妻俩每学期开学前都会为贫困孩子准备一份礼物,“到现在,差不多走了100所村小,帮助了万余个孩子,我做的都是很小的事儿,也希望更多的人都来关注贫困孩子。”夏治国说,有人称他为“微捐”,“这个词挺好的,每个人都能贡献一点力,聚沙成塔,就会帮助更多的人。”

  如今,儿子夏亮接过了他的接力棒,夏亮和妻子在吉林市经营着一家餐馆,父亲生病后只要有时间,夏亮就会开车带着文具和父母一起去学校看孩子们。夏志国、陈玉珍夫妻俩的行动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同样在光复路经营文化用品的一些商户也加入到“微捐”队伍中来。

  去年5月30日,星火“微捐”工作室在长春市宽城区东广街道成立。黄河路北社区书记李月伟说,爱心不能用金钱衡量,如果人人都像夏治国一样,献出一份爱心,星星之火也能点燃希望。

新文化记者 赵春刚

■特别征集

  我们再一次寻找感动2016年,有很多人为责任而坚持,为责任而承担。现在第十四届“感动吉林”人物评选已经启动,我们要寻找这样一群人,他们身上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对生活充满勇气与热情,这一年“责任”二字,在他们身上彰显着力量与感动。如果您认为身边的人让您感动,请联系我们。征集热线:0431-96618;微信:17743136001。

   投票方式

   方式一:微信投票 关注新文化报生活圈微信公众平台(xwhbshq),分享到朋友圈,一个阅读量算一票。方式二:微博投票 关注新文化报新浪官方微博,每一次转发算一票。方式三:邮寄投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6906号,新文化报社社区新闻部《感动吉林》栏目组收,邮编130022(写明候选人姓名、编号及投票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http://ww4/large/a1d921eejw1fb0rxxjn9qj208y06eaaj.jpg


中国北方第一私人酒窖

   “中国北方第一私人酒窖”是吉林榆树钱酒业为满足高端白酒个人消费打造的专属酒窖,储酒环境恒温恒湿、特殊低温光源、避光通风储存。榆树钱原酿酒在自然状态下醇化、老熟、生香,酒体品质不断提升,成为储存美酒的绝佳胜地。封坛客户,只要封存榆树钱原酿酒,便拥有了自己专业、专属的白酒私人酒窖。

  “顶级私享家酒窖”是“中国北方第一私人酒窖”的VIP专属藏酒空间,汇集吉林顶级精英人士美酒珍藏的私享空间。24小时自主实时监控,尊享专属藏酒体验。

  为父母、为儿孙、为感恩、为幸福……封一坛美酒!榆树钱原酿封坛酒,见证你人生的每一个幸福时刻!

  榆树钱恢复建70周年“纪念酒”所剩无几,进入倒计时抢购时刻,售完即为绝版!微信买酒,送酒到家,您指定的任何地址(不含港澳台)。

  想购买的小伙伴们,请关注榆树钱服务号:yushuqian888,火速抢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