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散文)

(2014-05-17 10:38:29)
标签:

(原创)

散文

                  

                  (散文)

 

     这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信,是于校长寄来的。

     这是一封极不寻常的信,她饱含着我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信中这样写道:“小丁,你怎么不告而辞了呢,咱们不是说得好好的吗,下午我给你开欢送会,在一起欢聚一堂,有啥事再搁一块交谈交谈可你……我知道你走后,我马上就叫蒋老师一块驱车赶往火车站,可你已经搭上了东去的火车……希望你有机会多来学校几趟,友谊长存!…….”

     我读着于校长的来信,学校里的那一幕幕往事顿时浮现在眼前。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978年,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地质部第二石油指挥部工作,单位条件非常好,待遇非常优厚,可以说我连想都没有想到的。刚报到时,每人发了一个大皮包,圆柱状,足有牛腰那么粗,当时我也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回到房间打开皮包一看,令人惊讶不已,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棉袄、棉裤、单衣、单裤、单帽、棉帽、牛皮棉大头鞋、牛皮单鞋、登山皮鞋、蚊帐等等。这在那时候,已经十分了不起了。

     更令人高兴的是,假若父母是农村户口,患病还可报销百分之五十的医疗费。孩子参加工作就更不成问题了,只要到了年龄十八岁,升学无望,就可以安排工作。

     我分配到地质部子弟学校,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中学语文。学校从领导到师生大都是外省人,天南海北的都有,河南人少,因此,不少老师讲话我听不很懂,倘若讲话慢一点,还能听懂一些,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相处、交流、接触和磨合,慢慢地也就彼此沟通了。

     今生有缘来相聚,在相处的三年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领导的关心,师生间的幸福、快乐和厚谊。

     校领导对我好,很器重我。教了一年多书之后,就把我调到了教务处,工作非常称心如意。

     一起分到地质部子弟学校的还有十多个老乡,朝天形影不离,情同手足。

     就在这时,家庭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经常在我脑海里缠绕不清,使我感到痛苦不堪,而又无法回避和摆脱,于是,就产生了调回老家去的念头。

     1981年春节,我回到了老家过年,把工作调动的事给县委组织部的同志反映了,可万万没有想到,春节后我回到单位上班,县里的调动函竞发过来了,并限于3月31日前回县委组织部报到。

     我手拿着调动函,虽说是一张纸,但,此时我却感到它是那么的沉重。怎么办?是走是留,思想上一时犹豫不决。一连考虑了好几天,思来想去,最后,我决计一横心,打回老家去。就这样,我不能再在这里工作了,要和子弟学校再见了,要与朝夕相处的领导和同志分别了。

     单位的金书记知道我要调走,安慰我说:“小丁,别调走了,这里的条件那么好,你家属的工作,我保证在三年之内调过来。”我听了,心想:三年啊,我咋能等到三年呢,也不允许我等三年!还有于校长,好友蒋世廉、陈良美、王新富等,也都做我的工作,再三挽留我,但都无法挽住我那颗矛盾复杂的心。

     分别是决定的了。

     学校里的一切手续办理完毕。

     一天中午,我接到单位的通知,下午要给我开欢送会。闻讯后,我无论如何也按捺不住沉重的心情,犹如撕心揪肺一样。常言说,好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时,我的眼泪简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个劲地往下滚。参加欢送会,心想,我怎样去面对那即将分别的现实,面对那关心自己的领导,面对那知己知彼、一起战斗工作几年的同志,越思越想,越无法控制住洪水般一样的奔放情绪……最后,我决定不参加下午的欢送会。

     中午简单吃过午饭,我就悄悄捆好行李,冒着蒙蒙细雨,不告而辞地踏上了归途。

     我坐在返回的公交车上,我从来没有感到心情是那么的脆弱,脆弱得不堪一击。透过车窗玻璃,雾蒙蒙的细雨,眼望着渐去的学校和战友,心里默默念道:再见吧,同志们!再见吧,我心爱的子弟学校!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子弟学校仿佛在弥漫的大雾中,渐渐离我远去……

     我回来不久,就收到了于校长给我寄来的一封激情洋溢的长信。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接到于校长的来信,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夜里,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想啊,念啊,盼啊,含着热泪给于校长写了一封复信。我们之间的友谊靠书来信往,保持了好几年。

     那封信至今已经过去好多年了,可是,我一直忘怀不下。每当我想起这封信的时候,都会勾起我对当年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