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帮助与依靠自己同样重要
(2025-10-14 07:43:10)
标签:
成长路上求助杂谈 |
有人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善意,认为“只给予,不索取”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光辉。只愿给予而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私。这种行为让施善者独享“慷慨”的道德荣耀,同时让受惠者承受无法偿还的负罪感。施善与受惠本该是充满温暖、能带来幸福的互动,这样一来,却变成了一种单向关系。学会感激地接受他人好意,与慷慨地给予同样重要,这不仅能改善人际关系,也有助于个人的心理健康,施善者也变得更快乐。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怕麻烦别人,难以开口求助。然而调查发现,帮助别人的人往往比求助者预期的更乐意提供帮助,他们不觉得麻烦,反而因为助人而获得了情绪上的提升。因此,应当接受他们的慷慨,而不要断然拒绝。
我们时常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但我们习惯性地选择独自面对,坚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能够解决一切。然而,真正的智慧并非在于一味地自我挑战和独立奋斗,而在于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寻求他人的帮助。学会求助,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没有人是万能的,如果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味地坚持自己解决,可能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资源和经验而陷入困境。而当我们求助时,实际上是在承认自己的局限,这种勇于承认不足、敢于寻求帮助的精神,是成长和进步的基石。但是,学会求助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的依赖他人,在求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求助对象和方式,虚心向别人请教,并在得到帮助后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要学会寻求帮助,但求助时要合情合理,不能滥用别人的善意。如果提出过分或过于频繁的请求,别人付出善意就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关系也会因此变质,很容易让自己从“朋友”沦落为“索取者”,最终被人敬而远之。同时也不能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别人的帮助,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别人帮忙,这会显得自私和缺乏教养。真正的帮助,应该是一种单纯的善意,而不是交易,不要试图通过物质交换来“补偿”别人的好意,这会败坏别人的兴致。如果你觉得接受别人善意很困难,也要尽量领会别人的好意,并接受它。还可以通过回馈的方式,让善意在你的人际关系中形成良性循环。
靠自己是一种能力,但适当地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能力。借外力不是可耻的事情,但一直靠外力并不能使自己成长起来。重要的是不管是靠自己还是靠别人帮助,自己都要有成长的能力,能够从自己的努力中或者从别人的帮助中汲取到营养和能量。每个人自己总要有两把刷子,才有资格借外力,外力可以用,但不要轻易用,更不要形成依赖。我们都知道要靠自己,可是当发现身边无人可靠时,还是只能靠自己。强大的内心靠自己,如果想靠别人,推动者还是自己。靠自己不是说不要借力,是首先要自己独立和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靠自己与寻求帮助都一样重要,每一次成的功都会有别人在背后的付出,单打独斗往往不行,合作共赢才是最重要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