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峡潮人
玉峡潮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76
  • 关注人气: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智、心智化与心智模式

(2025-05-29 08:04:51)
标签:

思想意识

心智

杂谈

有人眼里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眼里的世界是单一色调的;有人眼里的世界是善良无辜的,有人眼里的世界是邪恶有罪的。这一切,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智以及认识世界的心智模式。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决定了他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有时候,人们内心认知的主观事实和客观发生的外部事实并不一致。因为主观事实并不总是取决于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还常常受到个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心理上留下的影响,并影响了他的心智模式的构建。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感受强烈的被嫌弃的经历,带来的可能是对周围所有人的警惕。

如何通过外在行为推断他人的内心呢?每个人心里对此都有自己的一套心智模式。人类的心理过程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人的行为,但可以据此去推断对方的动机、情绪、需求和渴望等心理。心理学家将这个心理过程叫作心智化,这其实就是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的方法。我们如何理解他人,并通过他人去理解自己,这是心智化能力的核心。当一个人的心智化水平较低或偏低的时候,往往说明他的心智模式也不是端正的,总会曲解别人的意图。有些陷入痛苦的人常常抱怨:世界对我充满恶意!可实际上,世界是无意的,只是你自己老在扭曲世界,看不到大量存在的善意。

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这个人的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并且是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的具体依据,并且能够指导一个人的行为。即是: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心智,是心灵与智慧的融会贯通、浑然天成。简而言之:心智是人们的心灵与智能的表现,是人的心灵通过意识散发出的智慧。一生都得不到别人喜爱的人,其心智是幼稚的。第一,敏感多疑,情绪化明显,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不太值得喜欢;第二,缺少理智和分寸,总把事情推向极端进行思考,是非特别明显,爱恨之间的距离很大,没有中间与过度;第三,特别懒,自己做不到却又对他人提出很高的要求;第四,没有边界感,经常会不自觉地去冒犯别人,这种心智化水平低的人,在职场是不受欢迎的。

“心智化是人们理解自己与他人认知、情绪、行为的过程,是社会交往活动的基础。心智化广泛的定义,是想象性地根据他人的心理状态去解读他人的行为,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去解读自己的行为。心智化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理解,心智化有点像共情(带着同情心去理解他人的感受),也可以理解为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共情。心智化是一种内观的形式.不仅关注其他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也关注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心智化(能力)作为维持心理功能正常运行最基本的一种能力,呈现出个体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超出和低于正常的心智化水平,称之为过度心智化心智化缺损过度心智化就是心智化过了头,想得太多,比如社交恐惧症在人群中的过度警觉。心智化缺损会以三种形式表现:个体无法进行心智化,以一种缺陷或扭曲的方式进行心智化,以及个体可能错误地使用心智化(控制、怀疑或折磨他人)。心智化的核心在于我们内心在关系中可以跳出自己内心有些扭曲的判断,从外部来审视自己,也从自己内部来理解对方,将心比心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我们需要去思考自己和别人的感受是什么,当我们去感受别人的心灵时,会感受到强烈的情绪,因此心智化本身就带着强烈的情绪。心智化是一种技能,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水平。无法心智化会导致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严重问题,如忽视别人的需要和感受,或者不断地误解他们的行为。

心智化的反面就是表面化,即倾向于用一种外部视角去认定一个人的心灵应该是这样或那样。很多人依然只习惯于看见外显意义上别人的困苦,而没有给予精神的苦难足够的重视,表达情绪似乎只是单纯的表达,而没有理解和回应,它就是一种孤立的情绪回荡。心智成熟的人就不会表面化,会从精神深处去理解别人,他们学会接受,别人怎么对待你跟你无关,接受他人用他的方式对待你,接受他人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动,对很多事情,可以不理解、不认同,但可以接受。

人的认知能力以智力因素为核心,心智最核心的部分是你在一个体系中如何去思考,这就是心智的模式。著名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提出:心智模式是存在于用户头脑中的关于一个产品应该具有的概念和行为的知识。指的是一套标准的信念、概念或认知框架,它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做出决策。在认知科学中,心智模式这个名词一方面是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的关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另一方面也是指我们日常推理过程中一些短暂的理解。而这种短暂的心智模式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后,会逐渐影响长期根深蒂固的信念。所谓的心智模式,其实就是有助于调取你所学知识的简单方法,大脑通过预测构建现实世界的模型,它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心智模式可能受到感知偏差的影响,只能对有限的事物进行深度的理解,很多时候人总是在看到后就不加思考,当即给出反应或行动。心理学家荣格说,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除非你能看清它。心智模式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心智模式心灵地图这些令我们陌生的词语,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法、思考方式和思想观念,是一种隐含很深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思想观念经常是习而不察,甚至是与生俱来的,但它却无时不在,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你对他人、对周围事物、对世界以及对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人和事,用不同的心智模式去观察和对待,结果常常会大相径庭。

心智成长不但要开发我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增强我们的智慧,在生命的旅途中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抉择,实现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所有的强者都是在痛苦中蝶变成生,凤凰涅槃的。只有足够彻底和深的痛,才能让我们获得通透的觉悟和无上的智慧。只有击破原有的心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而最快速度改写心智模式的办法。心不苦则智慧不开,等你放下我执,舍弃外物,真正的向内求,实现自我重生,才能拥抱内心的喜悦和自由。心智模式的优化,越来越接近客观真实世界,这就是成长。人通过成长中接触的人与事的反馈,构建成心智模式,基于心智模式选择性吸收自己认为对的事,再通过现象体现出来。心智模式越接近真实世界,决策正确的概率越大。

改善心智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但却十分艰难的修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一个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都比较定型的成年人来讲,改变旧习惯形成的心智模式绝非易事。改善心智模式的任务,就是找到改造玻璃镜片的方式,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的新心智模式。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我们的智力水平并非天生已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发展。阅读是改变心智模式的有效方式,读书的目的并不是单单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心智模式,以便在未来思考中运用。每当你学到新东西时,大脑就会发生改变——经验会被一点一滴存储起来,找到你的认知缺陷,重建心智模式。不可否认,每个人的天资不同,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换言之,影响智力水平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本人掌控的。

2025-05-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