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动态胜过静态
(2025-02-07 08:18:39)
标签:
审美话题动态美杂谈 |
每当照完相之后,看自己照的相片,总感觉照片中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好看,镜子里的自己明明充满魅力,而相片中的自己总有缺陷,呆板甚至有一点陌生。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可能会感觉到某位演员的演出充满魅力,然而当你暂停视频,观察特定一帧下演员的脸,可能会觉得这样被固定住的面孔远远没有正在播放的那样好看,那样具有吸引力,这就是“冻脸效应”。所谓的“冻脸效应”,是指动态下的脸远比静态下的脸更具有吸引力,这是科学研究发现的现象。“冻”指的是静止状态,就是说,在照片中美丽被暂时“冻”住了。
在镜子前,我们会眨眼、皱眉、微笑,这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会让人更加美丽动人。因此,镜子里的我们就拥有一张活泼的动态脸,当然不同于照片中的自己了。照片传递出的信息远比动态中传出的信息少得多,所以我们很难在这样的静止状态中去感受一个人真正的魅力。毫无疑问,在静止的照片中,我们鲜活、立体的形象被“冻”住了,我们大脑的面部识别系统本来就是以动态脸为目标,辨识、加工、判断来访者的各种信息,动态脸会更容易激活我们的面部识别系统,让我们更容易判断和感受对方的魅力。这也是为什么肖像摄影和脸部摄影的难度如此之大的原因。要在一张静止的照片中尽可能多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气质特征是非常困难的,相比之下,视频中的动态脸能全方位地展现一个人的魅力。
在现实中,有的人的照片也没有真人好看,这是因为动态美胜过静态美。这样的人,他拍比自拍好看,抓拍比摆拍好看,拍视频比拍照片好看。动态脸中的精神状态、气质、个性和细节,才会使她更美丽,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代替冷冰冰的照片,传递出独一无二的信息,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美丽永远游走于动态之间,当你自然而然地动起来,尽情洋溢自己,你的面孔将会从照片中被“冻”住的状态里解放出来,传递更多灵动又立体的自我。
漂亮的脸庞来自于遗传基因,但真正美不是单凭漂亮的长相。大美人必是静态美与动态美兼具。朱唇皓齿,螓首蛾眉,谓之静态美;林下风气,顾盼生辉,谓之动态美。动态是最真实的多角度的,静态只是一个特定的瞬间。形体表相之美只是一种静态的美,动态美则是人的行为举止之美,也就是人体各部分在空间活动中所构成的姿态美,是一种流动的美。人的皮相是一个近似静态值,而人格上的美是随着阅历、学识、品质变化的曲线。当人在某个瞬间散发出智慧之光,或者作出令人非常动容的行为时,他的动态曲线到达一个峰值,远胜过太多皮相之美了。靜态美不再是唯一的标准,动态美才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如果你活得足夠明白的话,你会发现真正懂得美的人,不会只在外表上追求美,而是千方百计去丰富自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