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并没有给“完美”留一席之地

(2024-09-07 07:46:35)
标签:

把握平衡

完美主义

杂谈

有一种人,叫完美主义者,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完美。在我们的身边,完美主义者往往有两类人。一种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极致;另一种是对别人要求很多,严于律人,不允许周围人犯一点错。不管是哪一种,都注定活得很累。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如你所愿。《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圆满的事物好像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与其在苛求完美的路上让自己精疲力竭,不如放松下来,给生活留一点缺口。保留那份遗憾,人生也许不够完美,但是却变得更加完整。

从表面上看,完美主义似乎不是坏事,有时候甚至感觉是有益的,但研究证明,完美主义可能和焦虑、抑郁、强迫有关系。青少年处于身心生长、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阅历浅,更容易受完美主义影响。有的人在工作或学习中为自己设置很高的标准,制订很严密的计划,一旦达不到,就责怪自己,或者用拖延和回避来应对;有的人习惯放大负面细节,以偏概全,妄下结论,倾向于把一切归结为个人问题;有的人喜欢和他人作比较,用自己和周围很多各有擅长的人去“pk”,放大他人的长处和自身的短处,很容易丧失信心;有的人缺乏心理弹性,死守某些规则,非黑即白,只关注个别细节,忽略情景,做情绪化的推理,一次失误、失利,就认为自己彻底完了。认知的偏差和错误的行为会相互作用,更加剧问题的严重程度,因此而陷入极度的焦虑之中,持久的焦虑,很可能引发抑郁,带来一连串的问题。

所有的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会有过完美的设想。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生活很难和设想重叠,往往难以如愿,并没有给“完美”留下一席之地。实现自己愿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的变化也很大,我们就是要应对这样那样的变化,对花样迭出的问题做出适当的妥协、退让,然后形成自己的轨迹。这可能不那么完美,但已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只追求最理想的一个完美画面,而容不得任何瑕疵,那这个目标也许遥遥无期,中间还会浪费掉宝贵的时光。

生活就是这样,老想着完美,就不会有完美。因为做一件事老想着要完美,就会经常用“完美主义”作为理由,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动手去做,于是一拖再拖,不了了之。为什么就不能“先做起来,再想完美”呢?其实在做起来的过程中全情投入,一丝不苟,虽与完美还有距离,慢慢也能把事情做好。在很多的“不完美”时刻,选择顺应它的节奏,把大的理想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部分,再让能力所及之处渐渐符合心愿,就可以了。从做好一件小事开始,一点点确立属于自己的安稳和美好,以小小的满意安顿好自己,这样的人生不会太差。

在这个世界上,任谁都有缺陷,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自己也不例外。我们很难将每件事都做好,让人生不留下任何遗憾。要原谅自己的迟钝和平庸,允许自己出错,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人最好的状态,不是你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没有自暴自弃,放弃成长。人生是用来体验的,而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放宽心态,用心生活,慢慢就能接受自己身上那些灰暗的部分。放下焦虑,带着遗憾生活,接纳每一个当下的自己,尽力而为,让生命绽放,这是与自己达成和解的唯一办法。尼采曾说:“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生而平凡,不完美,不必感到不幸,更不必自卑敏感,因为不完美才是人间的常态。只有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和不完美,才能活出最真实的自我。慢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逐渐建立起了自信。

行走于世,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就如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芳香,不必妄自菲薄,更无需苛求完美。与其和自己较劲,让自己活得疲惫不堪,失去了生命原本的美好,不如学会欣赏自己,悦纳自己。要知道,没有人可以十全十美,无愧于心便是最好的一生。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但每个人都拥有修正自我的能力和机会。在一次次纠错中,补足自身短板,成就更好的自己。人生最难得的,莫过于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成全自己。当你放下过高的期待,学会拥抱当下,接纳自己,你会发现,生命里的一切,原来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4-09-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