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私且固执,必然浅薄与狭隘
(2024-03-06 08:20:21)
标签:
个性品格偏私固执杂谈 |
人的品性中,有些是很不好的,如习惯成性的偏私与固执。偏私者会以我为中心,为自己谋求私利,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偏袒保护自己,置他人之利益于不顾。偏私令人变得浅薄与狭隘,浅薄与狭隘让人变得短视,短视让人变得智慧低下,事事处心积虑,却难成大事。而固执者,一意孤行,固守成见,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当发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基于脑子里固定的成见,不管他人如何解释,都改变不了其看法。固执者之所以固执,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其认知能力较低,除了固执己见根本就没有其他的看法。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单一;越缺乏判断力,人就会表现得越固执。
偏私且固执之人,都会自以为是,难以接受他人的意见。在意见不一致时,他们热衷于与人争论,总想占上风,说服别人。言语之争,其实没有实际意义,为一些小事情,每每都想争个明白,其实已输掉了格局。认为自己赢了,却不知在别人眼里,是多么浅薄和无知。有人不想与你争论,让着你,不是没有道理,而是比较大度,不想破坏氛围,伤害感情。所以任何时候还是要放低姿态,不要盛气凌人,不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
偏私与固执之人,对有些事情心理上算计得过于精细。日常人际相处是很微妙的,不能事事都去精微算计,含糊一些,包容多些,伸缩尺度大些,进退余地宽些,才为好、为善、为快乐、为轻松,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滋润他人,乃至和谐于社会。不能马虎的事情绝对别马虎,可以马虎的事情则一定要马虎,这才是正常的人生、正常的心态、正常的活法。可以马虎的事偏不马虎,也许倒不一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什么损害,但一定会遭人厌烦,自己则会在多余的焦虑与烦躁中弄得了无乐趣。
偏私与固执之人,不懂得放下和放过。放下的通常是身外的人和事,放过的则是自己内心过不去的东西。私心太重,固执己见,放下很难,放过更难。因为太爱自己了,放过自己内心的执念,难如登天。放不过又舍不得,会让自己生命的质量变差,只有让自己放过那些琐碎的纠结和偏私的固执,才能摆脱束缚,得到成长。学会放下是大智慧,放过自己则是大格局。只有自己的心放宽了,才能放得开、放得下。接纳下所有的不同,不再纠结计较,与对立面就相融了,不满的情绪也就消失了。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敌人是自己,就不会在自己的心中,学会放下与放过,你就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耗在纠结和计较上面,最终一无所获。
古人说过:“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徳。” “中”,是内心的意思,应尽量保持自己内心道德意识的真实,从而对外在的价值事实作出正确判断和应对,也就能理解与宽容别人。当人心消除偏私之心和固执己见的遮蔽,回归于自身的真实状态,则自然能够以一体同爱之情来感通万物。人必须不断修养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性,回归真实,回归初心,才不会拒绝倾听他人的意见,才不会拒绝学习的行为,才不至于演变成过分的偏执、执拗。加强学习,认知水平越高,越明白外面世界之大,就没法固执起来。只有谦虚地走在学习、领悟的道路上,不断学习,才能再进步、再成长。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