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反省自己是走向进步的开始
(2023-11-20 07:20:16)
标签:
自制自律反省自己杂谈 |
学者张建云先生曾到监狱讲课,并与服刑人员有较多的交流。他发现,每个犯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执迷不悟的人生,而且,每个犯人的家里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家长。每个孩子所犯的错都不是孩子一个人犯下的,而是在父母及家庭日复一日的影响下铸成的。即便是有些孩子在青春期时有可能痛恨自己的父母,但在其成年之后,其行为、思想、言语甚至动作还是会与父母极其相似。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善于反省,让坏习惯从自己身上剔除,使其代际传播从自己这里截止。反省,就是让人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使自己变得真实、简单、崇高、优秀。张建云先生认为:“你想过上什么样的日子,想成为什么的人,以及你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都与你的反省精神有着莫大的关系。”
反省是向内观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没有合乎自己内心的“道”,能够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能够检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给自己省去走错路的心念,进而产生智慧。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事情做不好的时候,要多多自我反省。遇事反省自己,才是修身养性的不二法门。古人就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习惯抱怨别人的人,会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不能改善局面,而自我反省则是一种自救,避免继续沉沦。懂得自省,敢于自省,才能看到更清明的世界、更完整的自己,获得自我升华。
有人遇事喜欢向外归因,好像与自己没有关系;有的人则善于向内求因,习惯于查找自己的不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就由此产生。凡事归咎于外因,在抱怨中消耗自己,容易困于樊笼;而凡事从自己身上求因的人,不断成长,越来越强。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个人变强大的捷径,每改正一个问题,每补上一个漏洞,人生的台阶就会往上升一层。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自己很明白自己的时候,就不会埋怨别人,更多的是反省鞭策自己。反省,是一个人植根于内心的教养,不断地反省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不是身上有毛病,而是不自知有毛病。反省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把尺子,照出自己的瑕疵,量出真实的自己。没有深刻的自我自省,就没有惊人的自我超越。
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者都具备两个功夫;一是努力学习,二是深切反省,而现在大多数人只相信一个努力学习的功夫。如果对社会各色人等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些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学,还当了一个有点名头的官,性格依然有缺陷,内心深处也很不干净,物质虽丰富但过得并不幸福。这事其实很简单,走入反省便可以缓解。努力学习得来的东西,必须经过自省,才能有所悟,不然很难化做自己的东西。所有的人都有必要进行自省,才可有长足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了,就要自省,才能进步。一个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过,才能抚平生命的浮躁,拥有宽广恢宏的气度,约束自身日常的行为,择善而行,做更好的自己。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