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得下别人的不同,是有修养的表现
(2022-12-19 16:07:21)
标签:
做人涵养宽容尊重杂谈 |
尊重,不只是社交场合的礼节,更是来自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自然的平视。有的人不修边幅,生活杂乱无章,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他喜欢这样生活,我们也没有资格批判和敌视,最多是善意的提一下你的看法,而接不接受是他的事,不能强加于人。他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未必正确,但你必须尊重。不歧视他人的处世态度,不干扰他人的生活状况,给予彼此独立的个人空间,并体谅对方以任何形式存在于这个社会,这才是修养到家的表现。
《红楼梦》中的宝玉,“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宝钗、湘云等人都曾劝诫过他,独有林黛玉不劝。宝钗未必不知道这样的规劝会引来反感,但她一定要说,是出于她的责任感和强大的自信心,而且所有的劝诫都是诚恳地为对方好。黛玉的不劝,表现出对宝玉个人选择的尊重,表面看“不劝”是一种无为,但这背后,是一种智慧。宝钗与黛玉的劝和不劝,虽然很不相同,但她们都能倾听宝玉的看法并予以理解,所以不能说她们的做法就是不可取的。面对与自己的不同,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是尊重和包容,以及对“不同”人生理解的感知和认同,这才是一个人最良好的修养。
俗话说:“人前莫论是非,人后不道长短。”不随便议论别人,容忍别人有不同的选择,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也是有修养的表现。不能唯我独尊,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能通过压制别人来认同自己的意见,而应平心静气地进行探讨,不仅可以逐步化解分歧,而且会推进双方的情谊。作家梁晓声说:“有修养的人,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来的,也不是社会道德熏陶出来的,而是当一个人,气和神定,静笃内敛,文化到修养不自觉不自知地‘驱使’他,会表现出这样的对人对物对社会的关怀。”修养良好的人,气是平和的。气和,则神清气和,笃定内敛,根本就不会想到去侵凌别人,而是对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一个没修养的人,心不平气也不和,不折腾别人,就浑身不舒坦。缺乏修养的人,心气不仅是混乱的,而且是向外扩张型的,给人一种侵凌之感,令人不舒服。
对别人的不同要容得下,就是一时之失,也应当有宽容的态度。但有的人不是如此,面对别人的过失,总要先指责一通,长篇大论,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上纲上线。这样让人很失面子,最终闹得不可开交,直至不欢而散。老子曰:“大道之行,不责于人。”人生中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在遇事时不随便指责他人。不指责,是个人的的修养,更是为人处世的智慧,当你发现可以指责的人越来越少,你发出的指责之声越来越小,你自身的修养也就也就越来高了。
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