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与“成为”
(2022-11-02 08:33:41)
标签:
知足知止拥有成为杂谈 |
德国心理学家延斯•弗斯特的著作《买与不买的心理学》,拆解了购买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关键词为“拥有”和“成为”,比如说,我“拥有”某个奢侈品包包,就可以“成为”高品质生活的人。“拥有”何物,是一个确切、清晰、具象的概念;“成为”何人,则是一个缥缈、模糊、抽象的概念。“成为”可以包含“拥有”,也可以不包含“拥有”。“拥有”是一种占有欲,不仅能满足物质需求,还能带来情绪改善,但带来的快感是很短暂的。“拥有”的真正问题在于,占有欲的无限扩张侵占了原本应该属于“成为”的空间,也就是忘记了“初心”。“成为”什么很复杂,不是单靠自身就能实现,比如要“成为”高品质生活的人,不是自己说了算,还要别人认可。相反,由于“拥有”更加具象,更容易实现,因此能给人更强的动力,这是“买买买”的最初动机。
很多时候,“成为”可以成为你的目标,并通过“拥有”这个手段去实现。但是手段必须正当合法,目标也要定得靠谱,一切才可在正道上运作,你的人生也可因此而出彩,直至功成名就。这其中,如何去“拥有”是关键,应当有正确的观念,正如孔子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很多东西,“失去”和“得到”都是同时的,所以要超脱一些,不要怕失去什么,不要念念不忘“拥有”。人其实不需要很多东西,拥有的东西越简单越好。有些东西一旦占有了,甩都甩不掉,会成为包袱,甚至是垃圾,让你背上沉重的负担。著名作家老舍曾说:“一个人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因为喜爱,所以迷恋,继而深陷,最终难以自拔。世间万物皆有界限,狂热追求“拥有”,过了度,就会偏离本来轨道,朝着失控的方向狂飙。生而为人,“拥有”是一种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天性,然而,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仿佛在不限速的公路上疾驰,最终有可能“车毁人亡”。真正懂得把握人生的人,都会把握好“度”,不但要有减慢速度的觉悟,更要有踩刹车的能力。只有节制欲望,人生才能走得更长远。
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