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潮汕母亲们的口中,生下的孩子有“还债”与“讨债”之分。所谓的“讨债仔”,就是那些整天不听话,不好好读书,给你惹是生非的孩子,就像上辈欠他的债,现世来讨债。母亲们都想有个“还债”的孩子,不但听话还聪明好学,更不用费心费力去管教。但是,世上的孩子“讨债”的多,“还债”的少,哪个孩子不需要管教?有一个母亲说,能养到一个好孩子,就跟中彩票一样,要有足够的运气。其实,母亲们骂自己的孩子是“讨债仔”,表面看是在嫌弃,但实际上却充满爱的味道,那个潮汕孩子没被这样骂过。
在短视频上看到,一个几岁的小女孩,为了补贴家用,冒着寒风在路边买菜。这就是潮汕母亲口中“还债”的孩子。有网友评论说:“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农家子女真的太懂事了,本该在学校读书,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只能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作出利他的选择。我们可以给予点赞,可是不要忘了,她只是一个小孩,需要别人的照料。这样的“懂事”,令人心酸,因为这不只是在因应外部对她的要求,也成为了她内心的某种需要。以后很多人生选择,都会受到家庭很大的影响,经常需要考虑家人的情绪,最极致的“懂事”,会带来最压抑的自我,伴随着更大的风险。昔年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有句唱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演唱者充满着自豪。时过境迁,我们再来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已没有自豪,只会徒生无奈。
家有一个“讨债仔”,父母从此就不省心,如果再与人家的“还债仔”一比较,更是心有不甘。如果我们从佛学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关系,不去和别人横向比较,很多时候心态就会比较平和。遇到来报恩、来还债的孩子,固然很好,但如果遇到来报怨、来讨债的孩子,也不用垂头丧气。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礼仪教育和感恩教育,转化孩子。因为因果报应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人与人的修为中不断转化。
佛教有云:“万法皆生,皆系缘分。”有人就说,子女降临到父母身边不是随随便便的,有的是来讨债的,有的是来还债的;有的是来报恩的,有的是来报怨的。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但也反映出某种因果轮回。父母教育方法的正确与否,父母有没有积德行善,都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无论是讨债的孩子还是还债的孩子,我们都要珍惜这一辈子做父母子女的缘分,毕竟从那么多人中,选择了你当父母也是很不容易的。
2022-10-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