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白天跟将军们讨论作战部署,晚上睡不着就在莎草纸上写字。夜深人静,他意识到自己在世的时光只不过是在异乡的短暂逗留,那种虚无感很为强烈。因此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问自己,他慨叹,人生忙死忙活,到头来“那么多生命没有存活下来的痕迹,真令人不寒而栗。”奥勒留死于瘟疫时59岁,他之所以不朽,并不是因为他的征战和开疆扩土,而是忙里偷闲,在深夜中写给自己的那一本《沉思录》,后人由此看到一个皇帝也无法驾驭的困惑和痛苦,唯一的办法是:独自思考,熬过黑夜。
作为思想家的奥勒留,无奈的是还要当他的皇帝。他不能不顾朝廷,躲不掉推不开,忍无可忍也得忍,只能在公务繁忙之余,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沉思深考,给后人留下了鸿篇巨制的哲思。中国古语说:“大隐隐于朝”,奥勒留就是这样的大隐,隐于朝堂,境界最高。他说:“一般人隐居在乡间,在海边,在山上,你也曾最向往这样的生活。但这乃是最为庸俗的事,因为你随时可以退隐到你自己心里去。一个人不能找到一个去处比他自己的灵魂更为清静——尤其是如果他心中自有丘壑,只消凝神一顾,立刻便可获得宁静。”
一般人是无办法成就奥勒留那样的伟业的,但他那种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大隐隐于朝”的精神是可以学习的。“忙里偷闲”,“闲”按照繁体字的写法(閒),就是在家门口忽然看到月亮。周遭所有最微小的,看起来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是我们最大的拯救。在今天这个喧嚣的城市里,讲任何大道理对人生能有什么拯救?我们能做的是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忙里偷闲,做一些思考,做一点有意义的事,一点点像女娲补天一样,把我们的荒凉感弥补起来。
作家、美学家蒋勋说,他现在最喜欢送朋友的话,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谁活着都不轻松,都会有点事,事多了,就很累人。心里装着不喜欢的事,今天装了明天的事,装了好多不该装的事,更是累人。人生最深的恐惧,来自于自己吓自己。这种无休止地自设困境,带来的只会是无休止的自我折磨。但是,危机就是转机,到了穷绝之处,你最好安静下来,忘记烦恼,忙里偷闲,去看云冉冉升起。写这诗句的王维,看云时有了一个巨大的人生领悟,他发现,原来水就是云,云就是一种气体的状态,碰到冷下了雨它就是水。原来过去抓着两手不放的东西,现在放掉以后这么轻松。
2022-10-0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