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际审美的差异不会导致审美取向的降级

(2022-07-18 09:47:22)

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学六年级语文有篇课文《手》,讲述一个回乡知青看到老农民的手表皮糙黑,青筋暴突,手指弯曲粗短,觉得很丑。但在劳动过程中,看到老农的手多么灵巧管用,自己秀气的手却不好使,结果服气了,认为世上最美的手就是老农的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讲到:“拿未曾改造的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比较,就觉得知识分子不干净了,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的手是黑的,脚上还有牛屎。”几十年过去了,谁还会认为“手是黑的,脚上还有牛屎”是美的呢?审美倾向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恐怕谁都认为白皙细腻的手才是美的。

审美没有固定的坐标值,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代都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最美的,每个人也都觉得自己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了最美的人和事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女孩更纯真更质朴,她们单纯善良,朴实无华,吃苦耐劳,没有半点胭脂气,看上去让人觉得清爽干净。但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评价可能就不一样了。但是现在若用“纯真”、“质朴”去形容一个姑娘,人家不一定接受,因为时代不同了。现在所说的纯真,就意味着“傻白甜”;现在所说的质朴,就意味着“土气”。总之,就是脑袋不开窍,固执保守,不会穿戴打扮,不迎合时尚,不够优雅,缺乏书卷气:就是没有时代气息,没有贵气。不过在我看来,还是纯真质朴的姑娘靠谱些,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真诚踏实的感觉。

现在的成年人总在感慨,孩子们的审美倾向正在下坠,他们喜欢的东西越来越难看。而孩子们也正厌恶着父母、祖父母一代的审美取向,觉得那一切都老套、陈腐、装腔作势又滑稽可笑。审美确实存在着代际鄙视链:年轻人用酷和不走寻常路去对付庸常无聊的生活,中年人用优雅和舒服去安抚岁月流逝之遗憾,老年人干脆就沉浸于过去,只有自己不可回来的粗糙的青春岁月才最值得怀念,结果谁也看不起谁。不同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偏好,这很容易导致认知的偏差,所以不要盲目自大,认为自己这一代才是最好的。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别定义的美,在审美上不同的向往与追求只是各自时代的映射,代际审美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没有优劣之分。美是一种无止境地不断增长、不断拓宽、不断生发到未知领域的视野,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人们从来不会感受到所谓的“审美降级”,因为这种感慨是与老去的速度伴生的。年纪大了,心灵越老迈,审美越固化,怀旧越浓烈,所谓美的事物和人也都渐渐凝固在记忆深处的老照片里,再也无法更新了,所以对新的审美取向就会看不顺眼。但是,年轻人也不应因此看不起老年人的审美取向,历史是生生不息的,一代人流行的东西终会过去,新的时尚会不断涌现,所以代际之间谁也不要看不起谁,曾经存在的就是美的、合理的。

    2022-07-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