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于心高气傲的人来说,实在太难了,不随流吧,可能要大吃苦头,随流吧,太委屈自己。其实,随流而走,很是正常,也很明智。但是大家都随流而下,也不见得都是好事。
对于不良的社会风气,大家感到很无奈,有时甚至不得已跟随干了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事,给自己的理由就是“没办法,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社会环境确实会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个人选择对社会的影响,不能将一切问题推给社会,翘首企盼社会风气变好后,自己再有所行动。其实你可以选择随大流,也可以选择不随大流,面对社会诸多问题,不是真的没办法,如果每个人都不要昧着良心去随大流干那些不怎么光明正大的事,对于改善社会风气,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随波逐流有时不见得就不好,因为这“波”这“流”也有好的。但是,人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有人故意把娇艳的玫瑰与粗粝的仙人掌种在一起。结果,玫瑰花越开越小,仙人掌越长越壮。玫瑰很委屈,我这么娇弱,怎么能与粗蛮的仙人掌待在一起呢?玫瑰向往独自开放,而仙人掌要野蛮生长,活法不同,价值观也不同,勉强在一起,就出现这样的结果。周国平先生就说:“
每个人都是一个灵魂,每个灵魂都是独立的,——这个观念使我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能保持一种精神的距离。” 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是保持自己思想独立不随波逐流的一种有效办法。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只将外界的景象当成真实,把众人趋之若鹜的事当成是自己最重要的,因而压抑了自己内心的世界。保持独立思考,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自己觉得快乐,因而是最重要的。汪涵在《开讲啦》里面就这样说:“如果你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你就会不再迷茫畏惧,可以摆脱随波逐流的焦虑。”
现在,网络信息系统的发达,使很多人更容易被大众意识裹挟而随波逐流。对有一些人来说,抱团远比真相重要得多,人云亦云,不用自己思考,人多势众,倚势凌人,显示出了人类的劣根性。因此,保持灵魂的独立在精神上建立起免疫系统显得更为重要。就像孔夫子所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样,无论外界多么喧嚣,也能保持一定的定力,行其心之所安,脚踏实地地做事做人。
而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身上,要有反潮流精神。庄子曾说过:“独有之人,是谓至贵。”“独有”可以理解为“独立有我”,独立自我,自我愉悦,自我满足。这种观念能超越现实的障碍,建立自足完善的人格世界,这样活着才能不被他人和外界影响,将自身性格修炼得通透而不拧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