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做事,但求更快、更有效率,并以为自己是在做最重要的事。如果自己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失去耐心,焦躁不安,急不可耐。古语说:“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只为慌张。”做事的步子要沉稳,不能慌张,一慌张就容易出差错。出了错
更要沉稳,再慌张会出现更大的差错。其实出错不要紧,每件事在变好之前,总是要经历一些曲折的。关键是,不管做什么,首先要降得住浮躁之气,保持耐心,做好该做的,才有可能做成事。人的一生,说快不快说慢不慢;人生路途,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不管长短快慢,都得一步一步走,只有沉得住气,才能走好每一步。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不耐烦”渐渐成为某些人的常态。美国天普大学研究发现,频繁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情绪会更不耐烦、更为冲动。很多人遇到一点小事的干扰,就开始莫名急躁,设想着像手机一样一步到位解决麻烦,所以急赤白脸,心急火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一次演讲中说,他担心人类会随着技术发展出现自我意识缺损,变得和电脑一样失去价值观和同理心。或许,现代人就正在走向被智能设备同化的道路上,逐渐消失的耐心就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前兆。
在过去,由于科技参入生活的程度不高,人与人的协作互助程度更高,更有耐心地与周围环境和人保持良好关系。可是,如今现代科技和商业蓬勃兴盛,有需要时只需拿出手机动一动手指头,足不出户就能解决衣食需求。因此,人们正逐渐失去耐心,各种焦躁、紧张、心急失控的现象,正在人群中不断出现。气躁心必烦,做事就会乱了方寸,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更造成心理上的沮丧。因此必须克服急躁情绪,只要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还有再坚持一下的耐心,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才变得有了可能。世事就怕有耐心,“耐心”一词应该贯穿在一切事情之中。曾国藩就将“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奉为座右铭,处事不急不躁,才能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出正确的决断。
耐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面对什么,都要保持平和放松的心态,顺应自然规律去作努力。不管做什么事情,越是心急火燎越是不能完成好,越是心平气和就越是能把事情做完美。无论修身养性,还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一个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方可修成正果。有耐心的人,心是平静的,遇事不会急忙慌张,任何事在他眼里都没有什么大不了,有板有眼气定神闲。其实,环境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坚持与耐心。如果没有耐心,就算是可以做成功的事情也会坚持不下去;只要拥有了耐心,才能以最好的心态去创造生活的奇迹。
2022-08-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