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文人蒋士铨,年少时出外谋生,临行前母亲特地嘱咐他,在路上,不管遇见何等险阻,绝不作惊人之态,绝不发惊人之语,如此,见识方能积成气节,男儿之身,才能安得下一颗男儿之心。后来他虽为官,但谨记母训,一生独重“忠孝节义之心,温柔敦厚之旨”。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人生的苦痛要慢慢品尝,委屈和艰辛更要从容面对,“不作惊人之态,不发惊人之语”,“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是男儿,就该志在四方,不拘谨于一地,致力寻找自己的理想与方向,敢走别人没走过的路。男儿如果一生下来,就肯按照有人为他安排的人生轨道走下去,虽然一生难说有大成就,但可以按部就班较为顺利走下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真正的男儿,就是偏偏不肯闭着眼睛走在某种安排好的轨道上,他只愿意走自己的路,尽管因此他的人生路上可能布满着大坑小坑。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正因为有着大大小小的坑,使他摔出了硬朗的筋骨,也擦亮了他的眼睛。如果没有这些坑,他肯定就不是现在的他,或许更羸弱、更懵懂。
俗语说:“男儿膝下有黄金。”男儿应该有男儿的尊严和骨气,不应该卑躬屈膝,要有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慷慨悲壮,宁死不屈,赢得后世的敬仰,南宋女诗人李清照就写下这首广为传颂的短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是也有不少人不赞同项羽的作派,晚唐诗人杜牧写诗认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胜败得失,乃是人生平常不过的事。世上沒有常胜将军,应当胜不骄败不馁,眼前的困境虽不能改变,但应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怨天尤人,等待时机,重新再来。男儿志在高远,不要被眼前的挫败吓倒。有首歌的歌词唱到:“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天其实并不高,海其实也不远,人心其实比天高,比海更遥远。”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这是瞿秋白遇难后,鲁迅为他写下的挽联。是男儿,就应当慷慨悲歌,从容赴难,誓不回头。此联字字千钧,撼人心魄,是何等豪迈,赞颂了瞿秋白烈士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鲁迅先生也是如此之人,横眉冷对,光明磊落,刚烈不阿。鲁迅在我们心中,是一位真正的勇士,有胆有识,不畏权贵,是一个英雄般的存在。但英雄的身上也有人性的温情,有人说鲁迅过于宠溺孩子,他写下这样的诗句作答:“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怜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伟人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心中只有大义,没有儿女私情的人未必是真豪杰,谁说怜爱孩子就不是大丈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