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饭不比赛
标签:
东莞儿童之家东莞蒙氏儿童之家东莞蒙氏教育东莞蒙氏幼儿园东莞蒙台梭利 |
分类: 蒙氏儿童之家教师手记 |
文|何效东
孩子吃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近来,老师们留意到有一部分孩子吃饭的时候会比赛,总要争第一个吃完。在儿童之家,老师从不鼓励孩子比赛争第一;但在家里,一些妈妈为了让孩子吃饭快一点,有时会跟孩子说:“我们跟爸爸比赛,宝宝很棒,很快就把饭吃完了”“你看,宝宝吃得比爸爸快,宝宝是第一名。”这种方式被孩子带到了儿童之家。
问题跟着就来了,有些孩子为了争第一,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三分钟就把饭吃完了;也有些孩子,不停地要求老师少打一点饭,这样可以更快地吃完,(老师当然会不同意,老师了解每个孩子的正常饭量)老师说过多次不要比谁第一,吃饭不能吃得太快,但效果并不大。
今天刚坐下来吃饭,默默对我说:“何大王,我们一起比赛,看谁吃第一。”我说:“我吃饭不比赛。”默默说:“你为什么不比赛?”我说:“吃饭是我自己的事,我会静静地在吃饭的时间把饭吃完,不比赛。”默默好像有点不解,顿了一下,转向同桌的小朋友说:“何大王不比赛,那我们比赛吧。”于是又有几个孩子快速地吃起来,但也有星星、秋懿几个小朋友说:“我们不参加比赛。”
除了吃得太快对身体不好之外,我不鼓励孩子吃饭比赛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在家里,有时孩子不吃饭或者吃得很慢,家长为了哄孩子,用比赛的方式让孩子多吃点,吃快点,这种方法常常会马上见效,但用多了肯定是无效的。
吃饭本来是自己的需要,也是自己的事,如果吃饭是为了跟别人比赛,那就偏离了吃饭本来的意义。把内在的需求变成了外在的动机,如果孩子哪天不想争第一了,他就可以不吃饭了。那些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孩子觉得饭是妈妈让我吃的,不是我自己要吃的,那是妈妈的事,结果就是妈妈为了让孩子吃饭用尽一切办法,伤透了脑筋。那是因为吃饭这个内在的需求被外在的因素干扰了。
自己安静地把饭吃完,才是吃饭的常态,是需要培养的习惯。老师不会为了让孩子一两次吃快点,吃多点,而去破坏培养孩子常态吃饭的习惯。
其实我并不担心孩子长期比赛下去,过一段时间这种现象会自动消失。我没有强行制止孩子们吃饭比赛,只是说“我吃饭不比赛”“吃饭是我自己的事”,是要示范引导孩子,安静地自己把饭吃完才是正常的吃饭状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