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效东:蒙氏儿童之家一个班多少孩子合适?
标签:
东莞儿童之家东莞蒙氏儿童之家东莞蒙台梭利东莞蒙氏教育东莞蒙氏幼儿园 |
分类: 蒙氏儿童之家教师手记 |
今天有位妈妈来为孩子找蒙氏儿童之家。她对蒙氏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认同,对我们的教学和环境都很满意,但当她问到每个班有多少个孩子时,我说:“我们只有两个班,每个班28个孩子,4位老师。”她马上表示出惊讶和不接受。
她说:“我去过好几家儿童之家看过,都是10到15个孩子一个班,虽然相比之下,我对你们的专业程度更认可,但你们一个班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我说:“你为什么一定认为15个孩子的班比28人的班更好呢?”她说:“这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现在都提倡小班教学,国外也是如此,小班的教学质量更高,而且孩子得到的照顾和指导也更多”。
这位妈妈的话可能可以代表许多家长的看法,认为小班教育会比较好,尤其是略懂蒙氏教育的家长,往往希望一个班只有十几个孩子,以为这样质量会更有保证,以为班上的孩子多了,就会影响教学质量。我认为有必要对这种错误的观点在这里作一个说明。
我们都知道蒙氏儿童之家是混龄编班的,在CASA班,2.5岁到6岁的孩子都编在同一个班。混龄编班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小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在大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学习,同时孩子又可以和同龄的孩子一起学习和交往,从而形成一个自然有机的群体,要形成这样一个群体至少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一个班里必须有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而且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比较均衡,也就是说三岁、四岁、五岁孩子的人数要大致相当。
第二: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数量以形成一个小群体,如三岁、四岁、五岁的孩子都有七八个或以上,因为年龄相仿,他们对工作的兴趣点也相近,能力、认知虽然有所不同,他们会互相影响和促进;如果班上只有10到15个孩子,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数量又很难做到绝对的均衡,很容易产生某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有一两个或者两三个人,形成不了有效的群体,甚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全是男孩或者女孩,这样的结构是存在问题的。因为他会造成该年龄段的孩子缺乏足够与同龄相互交流促进的机会,也使下一个年龄段的孩子缺少了向高一个年龄段孩子模仿学习的机会。用维果斯基的理论来说,就是最近发展区的环境缺失,孩子没有了最有机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失去了混龄编班的意义。
很少人知道,当年蒙台梭利博士认为,一个班有50个孩子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蒙台梭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情况也有所变化,现在的意大利政府规定儿童之家一个班的孩子不能超过30人,而美国蒙台梭利研究会的指引是一个班25到30个孩子,配三位老师。
为什么中国许多家长却认为一个班只有10到15个孩子会更好呢?我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现在社会上大行其道的一对一中小学补习班的教育,让家长误认为人少教育的效果会更好,却忽略了那是有针对性的分科补习,是单向的知识传授。孩子在儿童之家绝不是老师对孩子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一个集体生活,这个群体里的人都会相互影响,共同成长。
第二、它深层次地反映了其实家长内心对孩子的不信任。家长总希望孩子在学校得到更多的照顾,更多的关注,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被忽略和照顾不周,因为这些家长心里从不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地应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很少人意识到,过多的关注和不必要的照顾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就蒙氏儿童之家而言,一个班的孩子太多固然不好,但一个班的孩子太少也不适合,在老师充足、能保证观察和协助的情况下,一个班25到30个孩子是合适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