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今天起你是否能 迈开腿 管住嘴

(2010-05-25 16:46:00)
标签:

杂谈

从今天起你是否能 迈开腿 管住嘴

   “我佩戴计步器已经9年,每天坚持走一万步,这期间只有4天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做到。”健康教育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这样告诉我说。假如每天你走一万步,一年走下来就相当于徒步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到上海世博园一个来回。
    然而在2000年前,身高1.78米的胡大一教授体重达到了92公斤,腰围110厘米。空腹血糖处于临界值,餐后血糖升高;甘油三酯超标;B超还提示脂肪肝。9年过去了,如今60多岁的胡教授各项体检指标正常,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工作岗位上。“走路是所有锻炼里最容易做到的,我恢复正常体重并保持健康的秘诀就是:‘坚持快步走,少吃肉,每餐吃八分饱’。”胡大一教授说。

    ■卫生部、中国记协号召:中国人“走”起来
     倡导每月11日为大众“步行日”
    5月11日,卫生部、中国记协、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京联合启动“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吃动平衡·2010)”系列活动,呼吁大众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久坐少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倡议将每月11日作为大众“步行日”。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仪式现场发放的《吃动平衡》手册中写道:“2004年至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占我国居民死亡的82.5%。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在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并给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控制非传染性疾病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将疾病的关口前移,把健康知识教给大众。”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在启动仪式上说:“2009年我国成人癌症、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疾病死亡已分别占到总死亡的78.68%和79.62%,较前些年又有较大增长,这充分说明慢性疾病已经给我国人民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和挑战,这些疾病都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久坐少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会上宣读了《致全国大众倡议书》,呼吁广大民众能在每月11日这天以“11路”代替汽车,健康出行、低碳出行。并向大众提出了10条具体的步行建议,如少坐一站车、多走几次楼梯、与家人朋友外出步行等等,并呼吁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增加步行,增加运动,将每天都当成“步行日”,保持吃动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健康知识传播宣传员白岩松表示:“我喜欢11这个数字,一个代表‘吃’,另一个代表‘动’,加起来不是等于2,而是11,吃动平衡了就能走向健康。”
    ■美国今年开始提倡理想健康 
     我国心血管发病年龄在提前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把上班静坐时间小于30%到59%和大于60%比较,不同静坐时间超重肥胖是不同的,静坐时间越长,比例越高,患病的严重性更高。
    如果你每天能保证摄入和输出的能量平衡,大约不超过40大卡,那么10年内就能维持体重不变。如果你摄入的能量每天超过输出的78大卡,那在10年内你就会从正常体重者变为超重者。胡大一教授告诉记者,美国心脏病协会今年年初发布了一个倡议,不吸烟,坚持运动,保持理想的健康饮食,保持理想的体重。号召民众通过饮食、运动去维护健康的指标,活到90岁不但是生命存在,而且要生活质量好。假如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就从理想状态进入中等健康状况。
    目前,在全球每年有190万人由于身体活动不足而死亡,约12%的缺血性心脏病、11%的缺血性脑卒中、14%的糖尿病、16%的结肠癌以及10%的乳腺癌由身体活动不足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对危险因素研究的初步数据表明,久坐的生活方式是死亡和残疾的全球十大原因之一。在全世界各国,65%至80%的成年人都活动不够。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国尤其是年轻人一定要注意,汽车、电脑带给了我们方便快捷,但是同时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孔局长做的营养膳食调查就说明了,每天坐在电脑旁边,时段越长患病风险率越高。慢性病的患病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好是在青年时期逐渐积累起来的。目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已经很明显在提前,据安贞医院统计,现在心脏病40%到60%的病人是45岁左右的,前不久我们看到安贞医院因心脏猝死的一个病人是33岁。如果我们年轻时期的健康状况好,会对老年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胡大一教授讲述这样真实的一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一位事业成功的年轻人,家里养着几条狗,每天狗在跑步机上玩耍,而人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30多岁就患上了肥胖和心血管病。
    健康知识必须从小学习,应该说对学校,对教育部门,对卫生部门都应该提出一定的要求,这是我们都要考虑的。今天在日本,每个青少年每天一杯奶,所以有人说他们一杯奶挽救了一个民族,这我们值得借鉴。我们现在重要的是从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关键的是立法,我们的立法非常滞后,几年前,卫生部推营养促进条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台。怎么吃饭,怎么锻炼,如果有了法就好了。王陇德强调说。
    ■任何时候都不要给自己不运动找借口 
    现在很多人认为,运动必须要有时间,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压力是导致人们患慢性病的原因。对此王陇德表示,锻炼是随时可以进行的,比如看电视时,一边做运动一边看,你的脑子被剧情吸引着,时间也就在边运动边看电视时过去了。也就是说,任何时候也不要找不锻炼的借口,实际是我们在给自己的惰性找借口,不是没有时间。
    胡大一教授说,运动可以随时进行,比如你来开会,乘公交出来早点,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再比如茶歇时喝着饮料走一走,不要扎堆聊天。等飞机时在机场的候机室来回走一走。另外他还倡导创建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做工间操等。日本大学一个科研部门,把人分两组,运动一组,每天累计爬二十层楼,另外一组按习惯乘电梯,一年后血糖血压都有明显差距。很简单,用可操作的办法在工作中就能完成。总之胡教授认为,要为能运动想办法,不为不动找借口。
    可口可乐大中华区积极乐观美好生活总监陈旭晶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在观念上有些偏差,中国传统观念也总认为,劳心者高,劳力者相对低。我们应该提倡像英国伦敦市长那样,出门穿着西服革履骑自行车,如果在中国也认为这是一种时尚的行为,那么引导的作用就大了。目前他们号召员工尽量多走楼梯,而不坐电梯,楼梯装潢壁画是告诉员工走多少层楼梯就消耗多少热量。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副总裁李小筠补充说,还有一些办公楼十几层,为鼓励让员工爬楼梯做了统计表,然后比赛,到年终看谁爬楼的高度最接近珠穆朗玛峰,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美国的心脏学会的大厦里,每个楼梯口都有个警示,画着一个心脏,提醒人们不要坐电梯,尽量走楼梯。所有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