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 巧言部第二十八 《李可及》
(2019-12-05 22:34:04)分类: 古今谭概 |
李可及
《唐阙史》:咸通中,优人李可及,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乃褒衣博带,斋心升座,自称“三教论衡”。上问:“释迦是何人?”可及曰:“妇人也。”上骇曰:“有据乎?”可及曰:“《金刚经》云:‘趺坐而坐’。有夫有儿,非妇人而何?”上为启齿,又问:“太上老君是何人?”可及曰:“妇人也。”上曰:“此何据?”可及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若非妇人,安得有娠乎?”又问:“文宣王何如人?”可及曰:“亦妇人也。”上曰:“此复何据?”可及曰:“《论语》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若非妇人,何乃待嫁?”上复大笑,宠赉有加。
原文如下:
咸通[1]中,优人[2]李可及[3],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托讽谕,然巧智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4],缁黄[5]讲诵毕,次及优倡为戏。可及褒衣博带,摄齐升座,称“三教论衡”。
偶坐者问曰:“既言博通三教,释迦如来[6]是何人?”对曰:“妇人。”问者惊曰:“何也?”曰:“《金刚经》云:‘敷坐而坐’,非妇人,何须夫坐而后儿坐也?”上为之启齿。
又曰:“太上老君[7],何人?”对曰:“亦妇人也。”问者益所不喻。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非妇人何患于有身娠乎?”上大悦。
又问:“文宣王[8],何人也?”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曰:“《论语》曰:‘沽之哉,沽之哉,吾待价者也。’倘非妇人,奚待嫁为?”上意极欢,赐予颇厚。翌日,授环卫员外职。(陆游《避暑漫钞》)
注释:
[1]咸通:唐懿宗李漼的年号(833年11月14日~873年)
[2]优人:即优伶。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的统称,又称俳优、倡优等,后指戏曲演员。
[3]李可及:伶官,善音律,歌舞,颇得懿宗之宠信,曾受封为威卫将军。《旧唐书》卷一七七、《新唐书》卷一八一、《资治通鉴》卷二五二有其事迹。
[4]延庆节:即唐懿宗生日,又名延福节。
[5]缁黄:缁衣”、“黄冠”,即僧侣、道士。
[6]如来:佛的十种称号之一,俗称如来。
[7]太上老君:即老子,道教奉老子为始祖,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民间俗称老子为太上老君。
[8]文宣王:即孔子,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
译文:
唐朝懿宗咸通年间,有一个优伶名叫李可及,滑稽搞笑,超过同类的人。虽然不能寄托讽谕,但乖巧伶俐,也不可多得。曾经因为延福节,和尚、道士讲诵经文完毕,轮到优伶演戏。李可及穿上儒生的宽袍大带,提起衣服下摆,登上座位宣称自己可以纵论儒、释、道三教的高低。
座中一人问道:“你既然说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什么人?”李可及回答道:“是个女人。”提问的人惊讶地说:“为什么呢?”李可及回答道:“《金刚经》说‘敷坐而坐’,如果如来不是女人,何须丈夫坐下后再让儿子坐下呢?”皇上因此微微一笑。
提问的人又说道:“太上老君是什么人?”李可及回答道:“也是女人。”那人更加不明白了,李可及于是说:“《道德经》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不是女人,又何必害怕有身孕呢?”皇上大悦。
又问:“孔子是什么人呢?”李可及回答道:“也是女人。”提问的人说:“你根据什么知道孔子也是女人?”李可及说:“《论语》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如果不是女人,为什么要等待出嫁呢?”皇上高兴极了,赏赐李可及非常丰厚。第二天,授予他环卫员外的官职。
拓展:
1.唐代优人李可及善于滑稽表演,在同时代的艺人中以技艺高超而享有盛名。他表演的《三教论衡》在唐代颇具代表性。在戏中他点评三教,各选三教中名句,以谐音巧妙改作他意,得出三教至尊皆妇人的可笑结论。“谑而不虐”,极得滑稽之要旨,十分高明。据高彦休《唐阙史》中记载:咸通中,优人李可及者,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托讽匡正,然巧智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可及乃儒服险巾,褒衣博带,摄齐以升崇座,自称三教论衡。
2.李可及的荣与衰
唐咸通十二年(871年),宫廷乐工李可及因编排《叹百年曲》而博得懿宗皇帝欢心,很快得到加官晋爵,并且经常受到懿宗特殊赏赐。李可及儿子婚礼,懿宗派使者抬着两只硕大的银酒壶作为贺礼。李家人以为银壶中盛的必定是酒,谁知打开一看,竟然满是金玉珠宝……右军中尉西门季玄曾多次诚恳劝谏懿宗,不要没有原则地对李可及赏赐,但皇帝置若罔闻。李可及也不把西门季玄的话当回事儿,照样大批量接受皇帝这种无度的赏赐,并且经常动用宫中官车搬运回家。耿直公正的西门季玄对李可及说:“你很快就会家破人亡。这些赏赐的物品将来还会用官车搬运回宫。你这不是受赐,只不过是烦劳拉车的牛多跑冤枉路罢了!”(“徒烦牛足耳”)
果然不到两年,即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宗皇帝驾崩之后两月之内,李可及就被流放岭表。懿宗赏赐给他的珍宝,全部被查抄没收,还是用牛车搬运回宫中内库。有识之士都说:“西门季玄真有先见之明啊!”(“果如季玄言”)
李可及是晚唐著名艺人,他的飞黄腾达还得从一场超级豪华葬礼节目说起。咸通十二年(871年)正月十五日,唐懿宗为爱女——同昌公主举行葬礼,极尽奢华铺张之能事。随葬的衣服和器具每样都一百二十舆,用精美锦缎装饰仪仗和陪葬品,送葬队伍“辉焕三十余里”。懿宗和郭淑妃(同昌公主生母)思念公主不能自已。此时,善于揣摩圣意的乐工李可及就投其所好,以纪念同昌公主为主题创作了大型舞蹈——《叹百年曲》。节目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舞蹈传神,配乐动人;演出阵容强大,仅舞蹈演员就达数百人之多;舞美服饰极度奢华,打开宫廷府库,挑选各种宝物为演职员作首饰、道具,数百人盛装珠翠而舞,还用八百多匹锦绣作为地毯,演出结束时,金玉珠宝散落得满地都是。
作为晚唐时代的著名音乐家、舞蹈家,李可及的歌舞“声词悲切,听之莫不泪下”,否则也不会在宫廷乐舞团体中担任主创,并能赢得皇帝垂青。李可及丑态百出的表演,却赢得皇帝的赞赏,以致当时长安城中的许多权贵子弟争相效仿,甚至将这种表演方法誉为所谓“拍弹”。李可及的最终悲剧性的下场从表面上看,是没有听从西门季玄的劝言,接受无度赏赐。但本质问题是,李可及不应该只为博得懿宗皇帝一人欢心,浪得一身虚名。看似为同昌公主葬礼锦上添花,实际上是为昏聩至极的懿宗的重大丑行助纣为虐。他有这么好的艺术素养,有宫廷歌舞团这样的唐代最高级别艺术平台,如果站在正义的立场,真正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之作,能为天下平民服务,也不至于在主子去世一个多月后就家破人亡。
西门季玄,历任神策中尉、右迁神策军佐、右中护军、右监门将军、军容使等要职。他素以正直忠诚著称,对李可及之流以谄媚迷惑皇帝深恶痛绝。因此,时人称赞他忠诚正直。《新唐书》记载:“唐世中人以忠谨称者,唯(马)存亮、西门季玄、严遵美三人而已。”
大多数人只追究了此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而没人注意到作为此事件的主要责任人唐懿宗。他才是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懿宗“洞晓音律,犹如天纵”,在音乐艺术方面很有造诣,但他“游宴无节”,透支生命,以致41岁就一命呜呼。《新唐书》对他的评语:“以昏庸相继。”当是时,宫中乐工多达五百人以上,每天都要载歌载舞,皇帝即使外出巡游也要带上乐工,随意赏赐动辄上千贯;扈从之众多达十万,为了应付皇帝随时出巡,陪同亲王只得侍马以待。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嫁,懿宗皇帝赐给她五百万贯钱,并几乎倾尽宫中内库珍藏的各种珍宝,让她用这些珍宝来装修府第,就连倒垃圾用的簸箕也是用纯金打造的。史书评价:汉、唐两个鼎盛王朝,凡公主出嫁从未有过同昌公主这么气派奢华。同昌公主病逝后,懿宗又滥杀了二十多位无辜医官。可见,李可及的幸运是建立在多少人不幸的基础上。正因懿宗如此昏庸无道,在他死之后34年,即907年,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大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王丹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