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为猫
宋虞仙姑年八十,有少女色,能行大洞法。诣蔡京,见一大猫,拊其背曰:“此章惇也!”
林甫口蜜腹剑,谓之“李猫”。惇之为猫,亦无怪也。但不知此后几世为牛几世娼耳。
释义:
1.口蜜腹剑:形容人阴险。
唐朝宰相李林甫,妒忌贤能,与人相处表面亲热,而心存阴谋。故时人称他“口有蜜,腹有剑。”后以“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毒,狡猾阴险。
译文:
宋虞有仙姑八十岁了,但看长相仍为少女,能行大洞法。拜见蔡京,见一大猫,趴在其背说:“这是章惇!”
神射
隋末有督君谟,善闭目而射。志其目,则中目,志其口,则中口。有王灵智者,学射于君漠。久之,曲尽其妙,欲射杀君谟,独擅其美。君谟时无弓矢,执一短刀,箭来辄截之。末后一矢,君谟张口承之,遂啮其镝。于是笑曰:“汝学射三年,不教汝啮镞法耳。”
陈文康尧咨善射。有卖油翁曰:“无他,但手熟耳。”公怒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取一葫芦,以钱覆其口,以杓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污。子犹曰:因争道而悟书,取酌油而喻射。天下道理,横竖总只一般。但人自为洴澼洸耳。
释义:
1.洴澼絖[píng pì
kuàng]:在水上漂洗棉絮。
译文:
纸月取月留月
《宣室志》云:杨晦八月十二日夜谒王先生。先生刻纸如月,施垣上,洞照一室。又唐周生有道术,中秋谓客曰:“我能取月。”以筯数百条,绳而驾之,曰:“我梯此取月。”俄以手举衣,怀中出月寸许,清光照烂,寒气入骨。
《三水小牍》云:桂林韩生嗜酒,自言有道术。一日欲自桂过湖,同行者二人,与俱止郊外僧寺。韩生夜不睡,自抱一篮,持匏杓出就庭下。众往视之,见以杓酌取月光,作倾泻状。韩曰:“今夕月色难得,恐他夕风雨夜里,留此待缓急尔。”众笑焉。及明日,空篮敝杓如故,益哂其妄。舟至邵平,共坐至江亭上,各命仆市酒期醉。会天大风,日暮,风益急,灯烛不能张。众大闷,一客忽念前夕事,戏嬲韩曰:“子所贮月光今安在?”韩抚掌曰:“几忘之。”即狼狈走舟中,取篮杓一挥,则白光燎焉见于梁栋间。如是连数十挥,一坐遂尽如秋天晴夜,月光潋滟,秋毫皆睹。众乃大呼痛饮。达四鼓。韩复酌取而收之篮,夜乃黑如故。
世修降表
蜀主孟昶命李昊草降表。前王蜀之亡于唐也,降表亦昊为之。蜀人夜书其门曰:“世修降表李家。”
真正独行生意。
译文:
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命李昊草拟向宋投降称臣的表章。从前王建建立的前蜀向后唐李存勖投降,降表也是李昊草拟的。蜀人趁夜在他的大门上题写:“世修降表李家。”
冯评:这可真是独门生意。
拓展:
世修降表李家
王建建立的前蜀末期,前蜀皇帝王衍无力抵抗
妲己赐周公
五官将既纳袁熙妻,孔文举与曹公书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公以文举博学,信以为然。后问文举。答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译文:
曹操攻破冀州,长子曹丕要娶袁熙之妻甄氏,曹操见甄氏后说“真吾儿媳也”。孔融给曹操写信,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因为孔融博学多闻,曹操就相信了。后来找了个机会当面问孔融是否真有这回事,孔融回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是说拿今天的事情来推测,想必当时的情形也就是这样的。
拓展:
【原文·出处】——范晔《后汉书·郑孔荀列传》节选
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
韩襄毅公令
韩襄毅公雍与夏公埙饮,各出酒令。公欲一字内有大人小人,复以谚语二句证之,曰:“傘字有五人。下列众小人,上侍一大人。所谓有福之人人伏事,无福之人伏事人。”夏云:“爽字有五人。旁列众小人,中藏一大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
译文:
韩雍和夏埙[xūn]喝酒行令,他们行令的要求是:各人选一字,这一个字里要有大人、小人,并用谚语二句来证明它。韩雍先说,其令曰:“傘[sǎn]字有五人,下列众小人,上侍一大人。所谓‘有福之人人服侍,无福之人服侍人’。”夏埙应对,接令道:“爽字有五人,旁列众小人,中藏一大人。所谓‘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
“傘”、“爽”二字的析字酒令十分含蓄,读来有趣。试想,若无相当的文学功底
李可及
《唐阙史》:咸通中,优人李可及,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乃褒衣博带,斋心升座,自称“三教论衡”。上问:“释迦是何人?”可及曰:“妇人也。”上骇曰:“有据乎?”可及曰:“《金刚经》云:‘趺坐而坐’。有夫有儿,非妇人而何?”上为启齿,又问:“太上老君是何人?”可及曰:“妇人也。”上曰:“此何据?”可及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若非妇人,安得有娠乎?”又问:“文宣王何如人?”可及曰:“亦妇人也。”上曰:“此复何据?”可及曰:“《论语》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若非妇人,何乃待嫁?”上复大笑,宠赉有加。
原文如下:
咸通[1]中,优人[2]李可及[3],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托讽谕,然巧智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4],缁黄[5]讲诵毕,次及优倡为戏。可及褒衣博带,摄齐升座,称“三教论衡”。
偶坐者问曰:“既言博通三教,
《齑赋》
范文正公少时作《齑赋》,其警句云:“陶家瓮内,淹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盖亲尝忍穷,故得齑之妙处云。
释义:
1.齑[jī]:细;碎。
2.“宫、商、角[jué]、徵[zhǐ]、羽”:是我国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类似现在简谱中的1、2、3、5、6。即宫等于1(Do),商等于2(Re),角等于3(Mi),徵等于5(Sol),羽等于6(La),亦称作五音。
译文:
范仲淹早年丧父,母改嫁,生活穷困,以腌菜冷粥为食,
七十新郎
王稚宜七十娶妾。许高阳嘲曰:“七十作新郎,残花入洞房。聚犹秋燕子,健亦病鸳鸯。戏水全无力,衔泥不上梁。空烦神女意,为雨傍高唐。”
译文:
有个叫王雅宜的人,70岁那年还花重金买了个小妾,天天带着招摇过市,许高阳作诗嘲曰:七十做新郎,残花入洞房。娶犹秋燕子,健亦病鸳鸯。
戏水全无力,衔泥不上梁。空烦神女意,为雨傍高唐。
错着水、为甚酥
东坡在黄州时,尝赴何秀才会,食油果甚酥,因向主人:“此名为何?”主人对以无名。东坡又问:“为甚酥?”坐客皆曰:“可以为名矣!”又潘长官以东坡不能饮,每为设醴。坡笑曰,“此必错着水也。”他日忽思油果,作小诗以求之,云:“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着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释义:
1.醴[lǐ]:甜酒。
译文:
苏东坡在黄州时。他有一次赴何秀才会,吃的油饼甚酥,就问主人油饼的名字,主人说没有名字,苏东坡就说:“干脆就叫‘为甚酥‘吧。”又有一次,苏东坡去一农民家喝酒,酒放多了水,很酸,他就笑道:“这酒大概就叫‘错煮水’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