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谭概 越情部第十 《不校侮嫚》
(2018-09-10 10:18:01)分类: 古今谭概 |
不校侮嫚
娄相师德,温恭谨慎,与人无毫发之隙。弟授代州刺史,戒以勿与人竞。弟曰:“今后人唾吾面,亦自拭之耳:”师德曰:“此我所以忧汝也!凡人唾汝面,必怒汝故,拭之,是逆其心。夫唾不久自干,但当笑而受之。”
武元衡宴西川。从事杨嗣复狂酒,逼武大觥[gng];不饮,遂以酒沐之。武拱手不动,沐讫,徐起更衣,终不令散宴。
冯道在中书。有人于市中牵一驴,以片幅大署其名于面。亲知白之。道曰:“天下同名姓何限?虑是失驴访主。”
富郑公致政归西都,尝着布直裰,跨驴出郊,逢水南巡检,威仪呼引甚盛。前卒呼骑者下。公举鞭促驴。卒声愈厉,又喝言:“不肯下驴,请官位!”公举鞭称名曰:“弼。”卒不晓所谓,白其将曰:“前有一人骑驴冲突,请官位,不得,口称‘弼弼’。”巡检悟曰:“乃相公!”下马伏谒道左。其候赞曰:“水南巡检唱喏!”公举鞭去。
兖[yn]公陆象先为冯翊太守。参军等多名族子弟,以象先性仁厚,于是与府寮共约戏赌。一人曰:“我能旋笏于厅前,硬弩眼眶,衡揖使君,唱喏而出,可乎?”众皆曰:“诚如是,甘输酒食一席。”其人便为之。象先视之如不见。又一参军曰:“尔所为全易。吾能于使君厅前墨涂其面,着碧衫子,作神舞一曲,慢趋而出。”群寮皆曰:“不可,诚敢如此,吾辈当敛俸钱五千为所输之费。”其二参军便为之。象先亦如不见。皆赛所赌以为戏笑。其第三参军又曰:“尔之所为绝易。吾能于使君厅前作女人梳妆,学新嫁女拜舅姑四拜,则如之何?”众曰:“敢为之,吾辈愿出俸钱十千充所输之费!”其第三参军遂施粉黛,高髻笄钗,衣女人衣,向堂四拜。象先又不以为怪。景融大怒曰:“家兄为三辅刺史,今乃成天下笑具!”象先徐语景融曰:“是渠参军儿等笑具,我岂为笑哉?”
温公一日省墓。有父老五六辈上谒,云:“欲献薄礼。”乃用瓦器盛饭,瓦罐盛菜羹。公欣然享之。村老曰:“某等闻端明在县日讲书,村野不敢往听,今幸请教。”公讲“庶人”章。村老曰:“自‘天子’章以下,有《毛诗》二句,此独无,何也?”公嘿然,谢曰:“平生未见,查明奉答。”村老大笑而去,曰:“今日听讲,难倒司马端明。”
杨文懿公守陈,以洗马乞假。行次一驿,其丞不知为何官也,坐而抗礼,卒然问曰;“公职洗马,日洗几马?”公漫应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无定数也。”俄报一御史且至,丞促令让上舍。公曰:“固宜,俟其至,让之未晚。”比御史至,则公门人也,跽jì]而起居。丞惶惧,百态乞怜,公卒不较。
张庄懿公蓥[yíng]巡按东省。初到临清,偶酒家酒标掣落其纱帽,左右失色。旦日,州守缚此人待罪。公徐曰:“此是上司过往处,今后酒标须高挂。”径遣出。
屠滽[yng]位冢宰。有乡人假称屠公子,沿途骚动。人以闻于公,意公大加谴责。公但呼而告之曰:“汝为我儿亦不辱,但难为若翁耳。法有明禁,自今慎无为此。”
释义:
1.侮嫚[w
màn]:见“侮慢”。对人轻忽,态度傲慢。
2.省墓:祭扫尊长的坟墓。
3.乞假[q ji]:借贷。请托。
4.跽[jì]:长跪。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腰伸直,就是跽。
5.冢宰[zhng
zi]:周官名。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称吏部尚书为冢宰。
6.狂酒:使酒;发酒疯。
7.讫[qì]:(事情)完结。
8.庶人[shù
rén]: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
9.嘿然[mò
rán]:沉默无言的样子。
10.太子洗(xin)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秦汉始置,作先马,后人可能误写,作“洗马”,从此留下千古悬念
译文:
武则天时宰相娄师德为人温恭谨慎,不愿与人产生丝毫嫌隙。其弟被授予代州刺史之职,来向他辞行。娄师德告诫其弟千万不要与人争竞。其弟说:“请兄长放心,今后就是有人朝我脸上唾唾沫,我也就是自己擦去罢了。”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如果有人朝你脸上唾唾沫,一定是因为你惹恼了人家。你把唾沫擦去了,就表明你不认同人家的做法,叫人家心里不爽。其实脸上的唾沫过不了多大会儿自己就干了。你应该对着人家微笑,像接受礼物一样接受那口唾沫。”
武元衡西川设宴。从事杨嗣复发酒疯,逼武大喝酒;武大不喝,就把酒洒在武大身上。武拱手不动,等杨嗣把酒倒完,才慢慢站起更衣,始终不下令散宴。
冯道,五代后周人,历四姓十君,在相位二十余年,丝毫不把亡国丧君放在心上,因此受到士子们的鄙视;然而其人之所以能成为不倒翁,也自有其过人之处。比如有一次,有人牵着一头驴招摇过市,驴面上蒙着一大块布,布上大书“冯道”二字。此举显然是骂冯道是畜生。冯道的亲友看见了,赶紧告诉了冯道,希望冯道严惩此人;没想到冯道却说:“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估计可能是有人捡到一头驴,在寻找他的主人吧。”
富弼,北宋宰相,封郑国公;退职后回到老家河南府。某日富弼穿一件布做的直裰,骑着小毛驴到郊外散心,迎面遇到水南地区巡检(武官职)的仪仗。小隶一路吆喝,将军威风凛凛。开路的兵卒看见一个乡下老头,骑着毛驴只顾走,就大声吆喝:“骑驴的,快下来!”富弼不理他,小鞭子反而在驴屁股上抽得更急了。小隶看出这头犟驴的气势不比寻常,便拿出官场上的声调,唱言:“不肯下驴,请教官位。”富弼举起小鞭子回了一个字:“弼。”兵卒不知道是谁,赶紧跑到骑在高头大马的巡检面前汇报:“前有一人,骑驴冲突。请官位不得,口但称‘弼’字。”巡检一听,赶紧吩咐手下:“是相公。快快避让。”同时滚鞍下马,趴在路的左边。司礼虞侯高声唱赞:“水南巡检唱喏!”随着吆喝,巡检起身向富弼行礼;富弼则拿小鞭子在驴屁股上又抽了两下,小毛驴就从仪仗中间一溜小跑,没影儿了。
陆景初,唐玄宗封爵兖国公,唐睿宗赐名象先。陆象先任冯翊(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尹合称“三辅”)太守。府中参军僚属多为京城名门望族子弟,这些纨绔子弟胆大妄为,不知深浅。他们发现陆太守为人宽厚仁爱,从不与人翻脸、争竞,就想方设法激怒他,并以此为乐;甚至发展到拿敢不敢在陆象先面前出洋相来打赌的地步。
温公司马光一日回乡祭扫尊长的坟墓。有父老五六辈上前拜见:“欲献薄礼。”乃用瓦器盛饭,瓦罐盛菜羹。公欣然享用。村老曰:“某等闻端明在县日讲书,我等村野乡夫不敢去听,今有幸向您请教。”公讲“庶人”章。村老曰:“自‘天子’章以下,有《毛诗》二句,此独无,何也?”公沉默无语,致谢衙答道:“平生未见,查明奉答。”村老大笑而去,曰:“今日听讲,难倒司马端明。”
杨守陈,明孝宗朝官拜吏部右侍郎,谥文懿。任太子洗马时,有一次请假回家,途中在传驿歇宿。驿站的驿丞不知道“洗马”是个什么官儿,以为和他差不了多少,就以对等身份与杨守陈相见。俩人正在那儿坐着呢,驿丞突然发问:“大人任洗马之职,不知每天要洗几匹马?”杨守陈无意与之搭讪,就敷衍道:“勤则多洗,懒则少洗,也没有一定数目。”这时驿站职员报告,有一位御史快要到了。驿丞闻听慌忙安排接待,并要求杨守陈让出所住的上等客房。杨守陈说:“应该的,应该的。不过等他来了之后再让出来也不迟。”不一会御史到了;驿丞点头哈腰,将御史直接引进了杨守陈所住的房间。那御史一看见杨守陈,立即长跪施礼,高声说道:“门生某某某,给老大人请安。”杨守陈仔细一看,原来是他从前教导过的一名学生。驿丞见状惶惧不安,乞求怜悯之状百出。杨守陈一笑了之。
屠滽[yng]居太宰位。有乡人假称屠滽公子,沿途骚动。人以闻于公,意公大加谴责。公但呼而告之曰:“汝为我儿亦不辱,但难为若翁耳。法有明禁,自今慎无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