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笑林大全(古代卷)之嘲讽类6
(2018-05-18 21:54:03)分类: 中国笑林大全 |
杜荀鹤诗
熟读儒家经学的经生多有弄不明白文章之义的。曾经有这么一个县的甲、乙两个人,都在作官。有一天,两个人在一起论诗。甲举出杜荀鹤的诗,称赞“也应无计避征徭”这一句写得好。乙不赞成,说:“此诗大错,野鹰(也应)难道也有什么征徭吗?”甲解释说:“凡是古人说的,还能有什么错误,必定是当年考试出题,是以翎毛为题的吧!”
“昭执”
有个官员叫程覃,他在治理京师的时候,很有政绩,就是识字不多。曾经有个人呈上一份申请书,请求发给他营业执照,好从事造桥行业。程覃欣然同意,在申请书上大书“昭执”二字。这个人一看写错了,便告诉他:“应该是‘照执’,您写漏了四点。”程覃取笔就在“执”下边添了四点,成了“昭热”。学校里的学生,把这件事传为笑谈。
如意
《风俗通》上记了这么个故事:
“齐国有户人家,家中有个漂亮的女儿。同时有两户人家到他家求婚,东家的儿子长得丑,但家境富裕;西家的儿子长得好,但家里很穷。父母没去决断,便让女儿袒露一臂暗示自己的意思。结果女儿袒露两臂,母亲问她为什么,女儿答道:‘我愿意在东家吃而在西家宿。’”
张鹭鸶
宋太祖开宝年间,神泉县令张某,外表装得很廉洁,实际上是个贪得无厌的赃官。一天,他自己在县衙大门上贴告示说:“某月某日,是本知县生日,特告示县衙之内各类人员,不得向本知县送礼祝寿。”
有个小官吏和大家商议道:“知县大人出告示写明他的生日,意思是让我们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表面上说是不得送礼,实际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大家都说是这么回事。
到了知县生日那一天,每人都送上细绢祝寿,说是寿衣。知县没有拒收任何一份,统统都收下了,口里只是说几句感谢的话而已。县令又告诉大家说:“后月某日,是家父的生日,请大家不要再送礼了。”这次大家对他都嗤之以鼻了。进士们都用《鹭鸶诗》讽刺这个
县令道:“飞来疑是鹤,下处却寻鱼。”
假冒本族
宋徽宗崇宁年间,举行殿试,蔡嶷因为巴结权贵而成为进士首眩蔡嶷前去拜见当朝奸相蔡京,因都姓蔡,他便认蔡京为叔父。蔡京让他的两个儿子蔡攸、蔡修出来相见,蔡嶷急忙说:“我刚才犯了个大错误,我应该认您老为叔祖父,这二位该是同我父亲是一个辈分的。”
假冒本家
王凝侍郎任长沙按察的时候,有个新任柳州刺史的王某,在赴任路上到达湘川,拜见王凝。王某说:“我是您老的本家子侄,您应该受我礼拜。”王凝问他的小名,他说:“叫通郎。”王凝便命手下人把自己的儿子召来,问儿子道:“咱们老家中有叫通郎的吗?”儿子想了一会儿,说:“有一半,我应该叫他哥哥呢。”王凝这才认王某为本家子侄,并接受了这位子侄送的礼物。
王凝问他:“在此之前你做什么官?”王某答:“才罢了北海盐院的官职,接着就有了这个新任命。”王凝听后不高兴,回到家对他儿子说:“刚才来的这个王某,资历挺复杂,我看不是咱们本家。”马上查证原籍的家谱,果然侄辈中有个通郎,不过已于某年某月,去世了。很显然,现在这个通郎,定是假冒的的无疑。王凝很是生气。
第二天,王凝在客厅内备酒席请王某,王某朝着王凝就要屈膝跪拜,忽然被两个壮士挟住,鞠躬不得。王凝向前对王某说:“我已查清楚,你不是我的本家,昨天误受君拜,今谨奉还。”接着就拜王某,昨天王某拜了几拜,他就拜了几拜。
接下来就请王某坐下来共餐。
王凝对王某说道:“当今是清平世界,千万不可假冒,乱入人家家族。”在场的官吏差役都在讥笑王某,王某无地自容,更吃不下饭,便恭恭敬敬而又不安地溜走了。
刘生
有个叫刘生的人,好自我吹嘘。有一年他去吊唁无锡邹氏,去晚了,门客问他:“您为什么来晚了?”刘生说:“昨晚与顾九和状元同舟联句,一直联到夜半,所以来晚了。”不一会儿,顾状元到了,顾状元问刘生:“请问先生贵姓?”门客说:“这就是昨夜与您联句的那个人。”刘生无话可说。
又一天,刘生与华氏子弟游惠山,手拿一扇,扇上有华光禄的题诗。华氏子弟知道这题诗是假的,并不揭发他。当时华光禄正在山房养病,他们慢慢把刘生引到山房见华光禄,相互揖让坐下。刘生并不知道面前这人就是华光禄,便把扇子让华光禄看,光禄说:“这是华某作的,先生您怎么求得的?”刘生说:“华光禄与我交好二十年,怎么说求呢?”光禄说:“不能说谎话。”刘生说:“谁说谎话就叫他舌头长疮。”众人笑道:“此公就是华光禄。”接着便是哄堂大笑。
因以上两个故事,无锡人便送给刘生两句话:“状元联句,光禄题诗。”
放生
北国的使者李谐到了梁朝国都,梁武帝和他在一起游览,偶然到了放生处。武帝问他:“你们国家也放生吗?”李谐说:
冒诗并冒表丈
唐朝的李播掌管蕲州的时候,有个叫李生的秀才来拜见、献诗。李播看了献诗大为吃惊,说:“这都是我的旧稿,你为什么拿我的旧稿来见我?”李生惭愧地说:“我拿着您的诗卷冒充我自己写的,在江淮一带已经好久了,今天请求您把这些诗送给我吧。”李播说:“我老了,也就做到这个官职了,这些诗对我来说也无用了,那就送给你吧。”
李生表示感谢,要告别,李播问他要到哪里去。李生说:“我要到江陵去拜见我的表丈卢尚书。”李播问:“尚书的名字叫什么?”李生答:“弘宣。”李播大笑道:“秀才又错了,卢尚书是我的亲表丈,你怎么又冒充呢?”
李生一看冒充又露了馅,便惶恐地致歉意,并说:“承蒙您老送给我诗,那就并江陵表丈也就暂时借用一回吧。”李播大笑,把他送走了。
破僧戒
苏州虎丘有个和尚专好吃酒肉,他一见豆腐一类的菜就皱眉头,如同持戒者一见鱼肉就皱眉头一样。一天,几个朋友聚会,虎丘的那个和尚也在内。朋友中有个人是从楚地来的,他一直吃斋,朋友们特地为他准备了素食。楚地来的这个朋友以为和尚也必持戒,特邀他共席吃素,吴兴人凌彼岸笑着对他说:“请不要为此僧破戒。”
猫五德
万寿寺的和尚彬师有一次同客人谈话,一只猫蹲在旁边,彬师对客人说:“人们都说鸡有五德,我看这只猫也有五德:见了老鼠不捕,这是仁;老鼠抢夺他的食物就让,这是义;客人来了,一摆上酒席,它就出来了,这是礼;藏的好吃的东西再严密,它也能偷吃,这是智;每年冬天,它都躲在灶边取暖,这是信。”
父子画像
姑苏的蒋思贤父子都喜好为人画像。一天父子俩互相画,但画得都不像。当时人们讽刺这父子俩道:
父写子真真未像,子传父像像非真;
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
半日闲
有个达官贵人游览和尚们的住所,和尚们为他忙前忙后。这位贵人在酒足饭跑之后,吟诵唐人诗句道:“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有个老和尚听了发笑。贵人问他为什么笑,老和尚说:“尊官得半日闲,老僧却忙了三日。”
边疆
武将陈理从军三十余年,立功十次,一天对贺子忱说:“朝廷的奖赏,一次比一次少。”贺子忱笑着说:“只为边疆一次近一次。”
贩盐
南宋的大奸臣贾似道,以权经商,派了一百只船到临安贩盐,有个太学生写诗讽刺他:
昨夜江头涌碧波,满船都载相公鹾(cuó,盐);
虽然要作调羹用,未必调羹用许多?
贾似道听说后,就派人把这个太学生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灶神
有个当官的叫陈孟贤,此人一向吝啬,同僚就编了个笑话嘲笑他。笑话说:“腊月二十四这天,天下的灶神都上天朝拜玉皇大帝,灶神们都穿着黑黑的衣服,只有一个灶神衣服很白,玉皇大帝很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这个灶神说:‘我是陈孟贤家的灶神。别的人家的灶神都被熏黑了,可是陈孟贤除了三餐外,一年到头从不宴请一个客人,做的饭这么少,我的衣服怎么能熏黑呢?”
李大壮怕妻
河北的著名文人李大壮,很怕妻子,万一不尊从妻子的号令,妻子就罚他正襟危坐,把他的头发盘成针线匾的形状,在里边放上灯碗,再把灯火点燃。李大壮的身子一动也不敢动,也不敢喘大气,就像一段枯木头或像是一个土偶人。见到他受罚的朋友都打趣他说:“你在家里是一个补缺的灯架子。”
有一天,他的妻子忽然病了,必须用乌鸦作药,当时的积雪还没融化,很难用网捕到乌鸦。李大壮没弄来乌鸦,他的妻子大怒,想用棍子打他。大壮害怕,就踩着泥沙走到郊外,用食物引诱乌鸦,仅仅捕到了一只。
朋友开他的玩笑说:“圣人把凤凰来仪看作是吉祥,你捉了一只乌鸦,躲过了老婆的一顿痛打,看来这只乌鸦是只黑凤凰埃”
申明亭
两个乡村人来到县城,看见“申明亭”的“申”字,一个说:“这是个‘由’字。”另一个说:“这是个‘甲’字。”旁边有一人插嘴道:“你多一头,他多一脚,看来是个‘田’字。”
风水
有个人快死了,叫他的儿子在棺材边上钉了四个大铜环。儿子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你们日后,少不得要听风水先生的话,把我搬来搬去的,这样搬动方便些。”
为爷爷鸣不平
父子俩一块劈柴,父亲持斧子,不慎误伤了儿子的手指。儿子骂道:“老乌龟,你瞎眼了?”孙子在旁边听见祖父被骂,大不平,说:“射娘贼,父亲可是骂得的?”
狗不认
有两个人在一起坐着,其中一人放了个屁,自己也不吭声,便装作没事的样子,只用衣袖掩住了鼻子。恰好有只狗在旁边,这个人就推说是狗放的屁。恰巧此时狗打一呵欠,这个人就对那个人说:“你看,它还不肯认哩!”
旧年历
大年三十晚上,有人派使者到某家送年礼,某家主人便取出旧年历赏来使。家中的仆人说:“恐无用了。”主人说:
偷牛
有个偷牛的被官府逮捕而上了枷锁。熟人见他这样,就问他:“你出了什么事?”他说:“算我倒霉,前天在街上闲走,见地上草绳一条,以为有用,就拾起来了。”熟人问:“拾条小绳就有罪?”他说:“绳头还有一小小牛儿。”
割大腿
有个人的父亲病了,请来了医生。医生说:“病已无救,除非您用孝心感通,割您的大腿可望病愈。”儿子说:“这不难。”拿起刀就出门去了,碰见一人正在门口躺着,他上去就用刀割人家的大腿。躺着的人惊起,儿子按住人家的手说:
夸富
有个人对客人夸富,说:“我家可是什么都有。”接着扳着两个指头说:“所少的,只
有天上的日、月。”话没说完,家童出来告诉他说:“厨房里无柴了。”那人又扳一个指头
说:
树菱
一个山里人到水乡,在树下闲坐,见地上有一个菱角,就拾起来吃掉了,觉得很好吃。他以为这是树上结的,就扳着树逐枝摇晃,摇了很久,也没见一个菱角,便诧异地说:“这么一棵大树,难道只生一个?”
画梅
有一幅无落款的梅花画,有个人见了,极赞这幅画画得好。有人问他:“你知道是谁画的?”他说:“张敞。”
嫖客与妓女
有个嫖客与一妓女关系非常密切,相约同死,准备了鸠酒两盅,妓女让嫖客先饮,嫖客饮毕,催促妓女饮,妓女说:
又有个嫖客与一妓女相约同死,约好同时骑墙吊死。妓女在墙这边先用一块石头替代自
己;嫖客在墙那边发觉不对劲,边用一块石头替代自己,然后翻墙过去看个究竟,与妓女在
墙阴相会了。妓女笑着说:“你我同心好久了,不意今天就更想到一块了。”
送匾
有个人夸说自己必能中举,说:“我夜里梦见鼓乐队吹吹打打,送牌匾到我家。”他的一个朋友说:“我也梦见送牌匾到你家,匾上有四个字。”那人问:“哪四字?”朋友答道:
笑人独食
从前有个人带着仆人出外,每次饮酒,主人只管自己饮,从不顾仆人。一天,有人请他饮酒,仆人用墨把自己的嘴唇涂黑了,立在主人旁边。主人看见了,说:“这奴才好嘴。”仆人说:“只顾你的嘴,莫顾我的嘴。”
嘲娼妓
有个嫖客与一妓女交往很久了,所带的钱已全部用完。临别时,嫖客要在妓女身上烧一香疤,以为表记。妓女说:“要烧个四四方方的疤儿。”嫖客说:“怎样才能烧得方?”妓女说:“用一文钱放下,然后在钱眼内烧,不就烧成了方的?”嫖客说:“无钱。”妓女说:“无钱烧不成。”
嘲老鸨
有个富商,在妓院留宿,见月晕,便对妓女说:“明日有风。”老鸨从后边听到了,便对富商进行讹诈,拉住富商的衣服说:“这里的缉事衙门,正要捉妖言惑众的人,你怎敢造谣说明日有风!”要把富商送去见官。富商再三说好话,最后送了五十金给老鸨,才免了这场是非。
一天,老鸨又见月晕,便问富商:“姐夫,姐夫,明日是刮风还是下雨?”富商答道:“不是风,不是雨,那是一个坑骗人的大圈套。”
笑人传话
有一个新官上任,一名里长要一百只狗交给新官;买了九十九只,还少一只,实在买不到了,便将一只羊锯去双角,混入狗中交官了事。羊是反刍动物,嘴里不断咀嚼食物。新官见羊嘴一动一动的,就问:“这只狗的嘴怎么老动?”里长答道:“此狗正在嚼蛆。”
雪上加霜
从前有一个富人家娶了个妻子,每日夫妻俩吵闹不已。吵闹的原因,都是丈夫嫌妻子不贤惠、长得不美。丈夫每天叹气说:“是人鳏(gun)居,我不鳏居!”妻子不理解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甚是纳闷。
一天回娘家问父亲道:“我家丈夫,每天嘴里都念叨,说什么‘是人鳏居,我不鳏居’,可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是你丈夫嫌你相貌丑,要你早死,这就是鳏居。”她又问:“那么他再这么说时我该怎么回答他呢?”父亲说:“我教给你,他若再说此话你就说:‘别人孤孀,我不孤孀。’”
她回婆家后,有一天,他丈夫又说:“是人鳏居,我不鳏居。”她却忘了父亲教给她的话,就说:“别人生疮,我不生疮。”丈夫笑道:“你若生疮,雪上加霜。”
笑傻子
从前有个做贼的人,常有钱买东西。一个傻子很羡慕他,有一次问他:“你是怎么善于偷东西的?”贼答道:“我所以善偷,有个缘故:只要是去偷人家财物的时候,便拿一根乌鸦喜鹊做窠的树枝放在手中,这样别人就看不见我了。”傻子见贼这么说,信以为真。
有一天,他果然到鸦鹊窠中,取一根树枝拿在手中,然后就到一个人家偷财物,被人捉住乱打了一顿。挨打的时候,傻子还说:“我打倒被你打,你实际上看不见我。”
没饭吃
小儿子啼哭,父亲问他怎么了,儿子说:“饿了。”父亲安慰他说:“我的儿,你要什么吃,只管说出来,就是你要龙肝凤髓,我都可以拿来给你吃。”儿说:“我都不要,只要饭吃。”父亲骂道:“你只拣家中没有的要着吃。”
脸皮厚
甲、乙两人在那里议论。甲问:“天下什么东西最硬?”乙说:“铁最硬。”甲说:“铁见火就化了,怎么称得起最硬?”乙反问道:“那么,你说什么东西最硬?”甲回答说:“我说胡须最硬。”乙问:“怎么能说胡须最硬?”甲答曰:“你没见有多少厚脸皮都被它钻了出来。”
说大话
从前有个人进京出公差,嘱咐他的仆人说:“在路途中,在江湖热闹的地方,只要说到家中的事情,务必要向大处说。”仆人说:“晓得。”后与一人同行,那人指着水牛说:“好大的牛。”仆人说:“这有什么稀罕,还没有我家的狗大。”那人又指着高楼说:“好高的楼。”仆人说:“这有什么稀罕,我家的马房比它还高。”那人又指着船说:“好大的船。”仆人说:
嘲不及第
从前有个读书人,屡试不第。这次又带仆人挑行李上京赴试,忽然头巾被风吹落,仆人说:“帽落地。”读书人嘱咐他说:“今后说落了什么东西,不要说落地,只说及地(第)。”仆人说:“听您的。”说着就将行李牢牢拴在担子上。读书人说:“仔细收拾。”仆人说:“如今就是走上天去,也不会及第(地)了。”
嘲富人为贼
从前有个人出外经商,但他不识字。一天船停泊在江心寺,便和朋友一起到寺游览,见墙上写“江心赋”三个字,他赶忙走回去唤船家说:“此处有‘江心贼’,不可久停。”急忙下船。朋友对他说:“不要忙,此字是‘赋’,不是‘贼’。”那人摇头答道:“富便是富,有些‘贼’形。”
嘲人好酒
从前有个人嗜酒,睡梦中见有一人送酒给他吃,因嫌酒冷,便教人拿去暖热,不觉醒了,便后悔地骂道:“早知快醒了,就是吃冷的也行啊!”
只会吃人
孙真人请客,派人跟随着老虎去请。请来的客人走到半路,虎饿了,就把客人都吃了。
孙真人知道后,把老虎唤来责备它说:“畜牲,你原来不会请人,只会吃人。”
嘲不识人
有个女婿,愚蠢无能。妻子教给他说:“我们家祖辈传下来二轴古画,是‘芳草渡头韩干马’和‘绿杨堤畔戴松牛’,你要是见到这二轴古画,就用这两句去称赞它。”女婿后来到了岳父家,岳父果然取出这二轴古画展示给女婿观看。女婿便把妻子教给他的那两句话说了一遍,岳父听了很是高兴。
后来,岳父又买了一轴十八学士画,唤女婿前去观看,看画好不好。女婿展画观看,说:“好一轴古画,却是‘芳草渡头韩干马’、‘绿杨堤畔戴松牛’。”同看的人哄堂大笑。岳父骂女婿道:
劝人行善
从前有个和尚劝导一个人说:“施主您施舍给我,就等于供奉给佛,您死后可免地狱刀锯之灾。”不久,和尚与施主一齐死了,和尚因为罪孽深重,受到了刀锯之灾。施主见和尚受罪,就问他是什么缘故。和尚说:“您还不知道啊,阎王见世间寺废和尚少,便把一个和尚锯开作两个用。”
送鹅
从前有个秀才送给学官一只鹅。学官说:“我要是要了你的鹅,又没东西喂它,那鹅不就饿死了?若是不要你的鹅吧,又失礼节,你说怎么办?”秀才说:“请老师权且收下,鹅(饿)死的事小,失节的事大。”
讥怕老婆
从前有个知县怕老婆,远近闻名。一天坐堂,忽听衙门院子里喧嚷,便令衙役去看。一会儿衙役回来报告:“是兵房吏夫妻两个在打架。”知县咬牙大怒道:“若是我,若是我……”这话被他老婆在后堂听见了,便高声喝道:“若是你怎么样?”知县慌忙答道:“若是我,我就下跪,看她如何下得手!”
讥争坐席
陈太卿说:“眉、眼、鼻、口,都是一身的神。忽然口对鼻说:‘功高的在上,无能的在下,这是常理,你有何德能,位置为什么在我之上呢?’鼻答道:‘我能闻香识臭,然后该吃的就叫你吃了,因此就应该位居于你之上,我倒愿听听你有什么才能?’口答道:‘心中欲说口先用,读书读史读文章;食尽世间多美味,陈言陈语献天王。’鼻客客气气地说:‘休笑鼻孔无因由,知香知臭是鼻头;鼻头若无三分气,盖世文章总是休。’鼻对眼说:‘贤兄的位置为什么还在我的上边呢?’眼答道:‘我能见善见恶,望东望西,功劳不小,因此就应该在你之上。诗云:秋波湛湛甚分明,识书识宝识金银;世人不与吾同走,白日青天去不成。’口说:‘眉毛怎么在我之上呢?’眼答道:‘我与你与鼻兄三人同去问它。’眉客客气气地答道:‘休侮双眉没志量,先年积祖我居上;若把眉毛移下去,相见成甚好模样。’鼻说:‘我们与你论的是功,不是论样子!大家争争吵吵,闹个不停。两耳听到了,就向他们劝解道:‘君子无所争,这是《鲁书》上的明训。还是俗语说得好:我每从幼两边分,会合人头寄此身;劝君休争大与小,列位都是面前人。’”
霍韬
尚书霍韬,曾经想霸占寺庙的地基建私宅,多次催促县令把和尚撵出寺去。和尚离寺时,在寺墙上题词道:“学士家移和尚寺,会元妻卧老僧房。”霍韬见了,感到非常羞愧,遂打消了占寺建宅的念头。
糊字
有个孝廉做了京官,在大门上贴了“文献世家”四字。有天晚上,有人用纸把这四字的头、尾两字给糊上了,成了“献世”。孝廉大为恼火,命令仆人骂街。又一晚上,有人把“文”字上的一点给糊上了,成了“又献世”。孝廉又命仆人骂街。再一晚,有人又把“家”字上的一点给糊上了,成了“献世冢”。
班门弄斧
采石矶江边,有李太白墓,往来的诗人纷纷写诗题咏。有的人看不惯,写了首绝句道:
采石江边一杯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不穿袜
有个江南的朋友,赤脚到别人家去,被狗咬了腿,痛得很。他用手一摸,出血了,大喜道:“幸亏不穿袜!”
同席不相认
某甲很馋且不懂礼貌,每次赴宴,只顾自己大吃大喝,从不谦让。一天他又赴宴,对同席的一个人说:“咱俩以前见过面。”那人说:“咱俩从未见过面,想是老兄认错人了。”等到上了果菜,某甲低头大嚼,一双筷子不住地夹菜,那人恍然大悟,说:“是了,咱俩是会过一次,只因老兄只顾吃菜,终席不曾抬头,所以认不得尊容,莫怪莫怪!”
请客
有个人请客,菜肴极少,夹不了几筷子就没菜了。客人说:
功高而厚赏
袁中郎(袁宏道字)与客人在一起饮酒,说起有个小儿患病被庸医给误伤的事。客人说:“我常常思考,我们县有个良医某某能治婴儿病,可他偏偏没有后代;有个庸医某某常误伤婴儿,可他偏偏家丁兴旺。假如说要是有上天报应的话,这还有什么公道可言?”袁中郎说:“那无所谓,譬如皇家的军队打完仗,论功行赏,那杀人多的,就是功高,功高而厚赏嘛!”
书低
有个秀才租赁和尚的房子读书,实际上是假借读书之名,终日游览罢了。
一天,秀才忽然中午回房,招呼书童取书来。书童取来《文逊,秀才看了一眼说:“低。”又取来《汉书》,秀才瞥了一眼,仍说:“低。”又取来《史记》,秀才还说:“低。”在旁的和尚大惊道:“这三种书熟读其中一种,就足称饱学了,您为什么都说‘低’呢?”秀才说:“我是取书作枕头!”
凑不起
有个读书人应考,考作文时,他苦苦思索,难以构思成篇。他的仆人到考场去迎他,只见考生们交上卷子纷纷出来,唯独不见主人。快黑天了,主人还不出来,甲仆问乙仆道:“不知道作一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乙仆说:“想来也不过五六百字吧。”甲仆说:“五六百字,难道胸中没有?这么晚了还不出来。”乙仆安慰他说:“你别心焦,慢慢等候就是了。
他那五百字虽然在肚子里,只是一时凑不起来。”
骑驴过江
北直隶有个帘子胡同,在这里住的都是小唱艺人,他们都是从绍兴来的。后来北直隶人也学小唱,学的都是绍兴口音绍兴话。
有个人知道某甲是北直隶本地人,有次故意问他:“原籍哪里?”某甲答道:“绍兴。”又问他:“你是如何渡过扬子江的?”答道:“骑驴过江的。”
留它坐坐
有兄弟二人,弟很穷,哥极富。弟弟问哥哥道:“哥哥您为什么这么富呢?”哥哥说:“我时常用猪羊祭土地神,所以能富。”
弟弟把这话告诉给妻子。妻子说:“这不难,我房中有踏脚凳二条,一共八只脚,咱为什么不用凳子代猪羊祭土地神呢?”丈夫听了妻子的话,打着二条踏脚凳去祭土地神。土地神大怒,土地婆忙劝说道:“虽然没给送吃的,这凳子咱暂且留下,在凳子上坐坐也好嘛!”
拔须
有个童生欲拔去胡须去参加考试。一天,他照镜子拔胡须时说:“你一日不放我进去,我一日不放你出来。”
道学先生
某甲被强盗抢劫了,便苦苦哀求强盗饶命,称呼强盗为“大王”,强盗不喜欢,又称他为“将军”,仍不喜欢。某甲说:“究竟称呼你什么好呢?”强盗说:“要叫我‘老先生’。”某甲先是惊讶,继而无限感慨地说:“这真是个地地道道的道学先生啊!”
看上了你
有个庸医,娶妻生了一男一女。一天,庸医把人家的儿子医死了,就把自己的儿子赔给了人家。不久又医死了人家的女儿,又把自己的女儿赔上了。只剩下妻子在家,日子过得很凄凉。一天,忽然有人敲门请他去看病,庸医问:“得病的是什么人?”来人答:“是我妻子。”医生对妻子哭着说道:
迁居赠药
有个医生,家迁新居,他向老邻居们告别时说:“过去有幸与你们做邻居,我现在就要搬走了,也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们,就奉送给每位一服药吧。”邻居们都说无病不要药。医生说:“你们只要吃了我的药,自然有病了。”
屎攮心窝
龙是百虫的领袖,一天发布命令,查虫中有三个名字的,都要治罪。蚯蚓和蛆听说后,一块去躲藏。
蛆问蚯蚓:“你怎么会有三个名字呢?”蚯蚓说:“那识字的,叫我为蚯蚓;那不识字的,叫我为曲蟮;乡下有些人,又叫我为寒现,这不是三个名字吗?”
蚯蚓问蛆道:“你有哪三个名?也说给我听听。”蛆说:“我一个名叫蛆,一个名叫谷虫,还有个名叫读书相公。”蚯蚓说:“你既然是读书相公,就把书上的仁义道德,讲给我听听。”蛆就愁眉苦脸地说道:“我如今因为屎攮了心窝子,那书上的仁义道德,一些总记不得了。”
剩个叫花子与我
张、李二人同行,见一富翁坐轿过来,还带着许多奴仆,张就拉李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个坐轿的,是我的亲戚,我若不避,他就要下轿行礼,彼此挺麻烦的。”李说:“这是应该的。”
避过之后又一块前行。一会儿又见一个骑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过来,还带着随从多人,张又拉李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马上穿戴豪华的那个人,是我从小就很要好的好友,我若不避,他看见我,就要下马行礼,彼此也是怪麻烦的。”李说:“这也是应该的。”
避过之后又一块前行。偶见一个破衣破帽的叫花子走过来,李便拉张到人家门后躲避说:“这个叫花子是我的亲戚,又是我的好友,我要回避他;不然,他看见我怪不好意思的。”张吃惊地问:“你怎么会有这样的亲友?”李说:“那些富贵好些的,都被你拣了去,只好剩下个叫花子与我混混。”
不孝子
有这么父子俩,分居好几年了。儿子身强力壮,家有余钱。父亲老病交加,沦为乞丐。
儿子说:“我虽然是他生的,我如今只要不要他的饭吃就够了。难道他自己的饭,还想要我给他吃吗?”
称儿子
父子二人同行,有个不知道他俩是父子关系的人,指着儿子问父亲道:“这位是什么人?”父亲答道:“这个人虽然是朝廷极宠爱的吏部尚书的真正外孙的第九代的嫡亲女婿,却是我亲生的儿子。”
称呼
有个王婆,家境富裕而又好夸耀,想在做好的寿材上题上她的名字和称呼,便赠送给道士好多钱,请他务必多写好话,以便为乡邻增光。道士想来想去,这个王婆没有什么荣耀可称呼的,便写道:“翰林院侍讲大学士国子监祭酒隔壁王婆之枢。”
相法不准
有个人问一个相面先生:“你过去相面,十分灵验,为什么现在相面却不准了?”相面先生皱起眉头说:“现在和过去的心相,有所不同:过去的人凡遇方头大面的,心定富贵;而现在遇方头大面的,反都落寞无闻;只有那些尖头尖嘴的,因他们专会钻营,反倒得富贵,叫我如何相得准?”
让鼠蜂
鼠与蜂结为兄弟,请一个秀才主持结拜仪式,秀才不得已去了,反被排在鼠与蜂之后排行为老三。有人问他:“您为什么屈居于鼠辈之下?”秀才答道:“它两个一个会钻,一个会刺,我只得让它们些吧。”
看写缘薄
有个军人,穿着老百姓的布鞋游寺,和尚以为他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以礼相待。军人问和尚道:“我见你寺中,也不是太富足,我多少布施一点吧。你快拿缘簿来,我好写布施。”和尚大喜,随即献茶,态度极为恭敬。到了写缘簿时,头一行才写了“总督部院”四个大字,和尚以为大官微服私行,又惊又怕,慌忙跪下。军人于“总督部院”下边又舔写“标下左营官兵”,和尚以为他只不过是个兵丁,脸当即一恼,立起不跪。又见添写“喜施三十”,和尚以为三十两银子,脸又一喜,重新跪下。等到最后添写“文钱”二字,和尚见布施甚少,便又立起不跪,将身子一挺,脸又变恼。
哑巴说话
有个叫花子,假装成哑巴,在街市上要钱。他常用手指指木碗,又指指自己的嘴,嘴里不停地“哑哑”。一天他拿钱二文买酒,吃完后说:“再给我添些酒来。”酒家问他:“你每次来,都不会说话,为什么今天说起话来了?”叫花子说:“我以前无钱,叫我如何说得话?今日有了两文钱,自然会说了。”
臭得更很
有个富翁在客座中偶然放了个屁。恰巧有两个客人在旁,一客人说:“屁虽响,却闻不到一点臭气。”另一客说:“不但不臭,还有一种异样香味。”富翁皱眉道:“我听人说,若屁不臭,就是五脏内损,死期快到了,莫非我快死了吗?”只见一客用手在空中招了一下,用鼻连嗅道:“臭味才刚刚过来。”另一客把鼻子皱起,连连大吸,又用手掩鼻,皱起眉头道:
讨饭
有个富翁,家有好几仓米,遇上了荒年,乡人出重利借他的米,他一律嫌利少不借。有人给他献计说:“您老可把这几仓米,都煮成粥借给人,每借出一桶粥,到丰年必须还饭二桶。若到了大丰收的年岁,您老生的子孙又多,近处您老自己去讨饭;远些的,子孙去讨饭。您看这样办,还不错吧?”
吃人不吐骨头
猫儿在那里坐着,眼睛半闭,口中呼呼呀呀地念着。有两只鼠远远望见,便偷偷地商议着:“猫子今天改善念经,我们可以出去了。”
二鼠才出洞,猫赶上去咬住一只,连骨头都吃了。另一只鼠死里逃生跑回来,对众鼠说:“我只说他闭着眼念经,一定是良善好心,哪知道行出来的事,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
连我才得三人
一个读书人对人说:“从古到今,圣人最难出。当初盘古王开天辟地,生人生万物,哪个人能比得上他?所以我要让他。”说着就屈一个手指。“其后孔夫子出类拔萃,诗书礼乐,为万世师表,哪个人不敬服他?我也只好让这第二个。”说着又屈一个手指。“自这两个人之后,再没有屈得我手指的。”沉默了一会儿,点头说:“是呀,你说圣人难不难,连我才得三个人!”
少米少床
有个穷人对众客人夸口说:“我家虽不太富,然而所用的器物件件不少。”屈一手指继续说:“所少的,只是龙车凤辇。饮食样样都有。”又屈一手指说:“所无的,只是龙心凤肝。”旁边有个小孩愁眉苦脸地说:“夜里睡觉也没床,就在地上铺上草,人在草上睡,今天晚饭一粒米也没了,还在人面前说大话!”那个穷人仰头想了一想说:“对了,对了,我也忘了,我家里到底件件都有,所少的不过是龙心凤肝晚饭米,龙车凤辇夜里床。”
方蛇
有个人说他遇见了一条大蛇,并夸大其辞,说蛇宽十丈,长百丈。听说者都不相信。那个人马上把蛇的长度减去二十丈,人们还是不信。后来又减到三十丈二十丈,最后减到十丈。他忽然省悟到自己的说法是多么荒谬,说:“啊呀,这蛇竟成方的了。”
大澡盆
有出门在外的甲、乙二人相会,各说家乡的奇事。甲说:“我们那里有个洗澡盆,可容得一千多人在里边同时洗澡。”乙说:“这个盆还不算奇;我们那里有一竿竹子,长得上顶天,下拄地,再向上长长不上去了,反倒转下来弯着朝地长,这才是真正的奇事。”甲说:“哪有这样的大竹?”乙说:“若没有我这根大竹子,怎么能够箍你的这样的大澡盆?”
笑话一担
有个秀才快七十岁了,忽然生了个儿子,便取名叫年纪。过了不久,又生了个儿子,想将来培养这个儿子读书,就取名叫学问。过了一年又生了个儿子,秀才笑道:“到了这样的年纪,还生了这个儿子,真是笑话。”于是就给三儿取名叫笑话。三个儿子都长大了,一天,秀才让三个儿子上山打柴。等他们回来,秀才问妻子道:“三个儿子谁打的柴多?”妻子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些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还我原面孔
有个人将去赴宴,在自己家先喝得半醉,面红而去。等到了宴席上,发现酒味很淡,跟凉水差不多,越喝反倒越清醒了。等吃完宴席,原先在家喝的酒的那个酒劲也就全无了。临告别时对主人说:“佳酿甚是纯浓,只求你还我原来的那样半红脸吧。”
惯撒酒疯
有个人惯于撒酒疯,不论喝多喝少,都要撒一回,为这,他妻子很讨厌他。一天,他在家讨酒喝,妻子便拿出浸苎麻的水让他喝。不一会儿,他就手舞足蹈起来。妻子骂道:“天杀的,喝了浸苎麻的水也撒酒疯。”接着,那个人笑道:“我说呢,怪不得今天怎么撒不出来。”
归去来辞
有个人读古文,念道:“临清流而赋诗。”旁边一人急忙问道:“哪里来的临清刘副使?为什么不早给我说,好让我奉承奉承结交他。”那人说:“我念的是《归去来辞》。”旁边那人慢慢地说道:“我还以为他是个现任的官儿呢,若是这个归去来辞的官儿,我就不理他了。”
烂盘盒
从前有个官,上任之初,向神发誓道:“左手要钱,就烂左手;右手要钱,就烂右手。”过了不久,就有个人拿很多银子来行贿,这官想收下,又怕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这官想来想去,想了个办法:“我可以拿一个空盘盒来,等到这个人把银子放到里头,我再叫人捧进来。我当日发誓是不要钱,他今天送来的却是银,我又不曾用手拿,就是烂也是烂这盘盒,与我却是毫不相干。”
誓联
从前有个官到任后,立即在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若受暮夜钱财,天诛地灭;
如听衙役说话,男盗女娼。
老百姓还以为这个官挺清正的。谁知后来,这个官的贪污方式竟是独出心裁:凡有行贿的,都是在白天,不许在夜晚;都是要犯人亲自送,不许经过衙役转送。这个官这样做,是恐怕违背了自己立过的誓言。
再屙一次屎
有个乡下人,不懂礼,在儒家殿前屙()屎一堆。学殿的教师知道后大怒,把这个乡下人送到县衙追究。
县官审问他:“你为什么对圣人不尊?”乡下人说:“小人上城,每天都从学殿前边走,一时肚子憋得慌,随便解手,并非有意亵渎圣人。”县官问:“你愿打愿罚?”乡下人怕打,说:“小人愿罚。”县官说:“罚你银子一两五钱,当堂称下,不须库吏收纳。”乡下人取出银一锭,约有三两,禀告县官说:“等小人去剪一半来交纳。”县官说:“拿过来我看看。”
县官拿过来一看,见是纹银一锭,就和颜悦色地先将银子放入袖中,然后对乡下人说:“这锭银子,不须剪开。我今天对你说清楚,准你明天再到学殿前屙一次屎吧!”
前一篇:中国笑林大全(古代卷)之嘲讽类5
后一篇:中国笑林大全(古代卷)之诙谐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