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谭概 谬误部第五 《马冤》

(2018-04-18 19:31:56)
分类: 古今谭概
马冤
  舞马已散在人间,禄山尝睹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卖于范阳。其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之知也,杂战马中,置之外栈。忽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操箠击之。马谓其舞不中节,愈加抑扬顿挫。厩吏遽以马怪白之,箠至死。时人亦有知其舞马者,以暴故,终不敢言。

释义:
1.箠[chui]:击马也。鞭打。
2.“舞马”:又称“蹀马之戏”,即让装饰有金带绣衣的马群随着鼓乐舞曲作起卧跳跃、奋首扬尾、旋转直立等舞蹈动作。
  蹀[dié]:顿足,踏。

译文:
  唐玄宗曾经命人教舞马四百蹄,安禄山,当时为范阳(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节度使。曾目睹其舞而心爱之。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舞马亦散在人间。有数匹被卖到范阳,田承嗣得到一些后,不知是舞马,便混杂在战马中,置于马厮。突然有一天,军中宴会,奏乐时,舞马随节拍舞动,厮养者认为这是妖孽,拿鞭子揍牠。而舞马却错以为舞蹈未中节拍,更加抑扬顿挫地舞动。管理马匹的厩吏很快将此怪事报告田承嗣。田承嗣也不懂得舞马,于是下令将这些舞马用鞭子打死。当时还是有人知道舞马的,但害怕田承嗣的横暴,不敢告诉他。

拓展:
1.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在和奚、契丹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至武卫将军。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田承嗣为其主将之一。到763年正月,唐军已收复大部分州郡,田承嗣见大势已去,于是降唐,受封莫州刺史。到773年九月为止,十年间,历任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雁门郡王。
  
2.《幸蜀西至剑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诗作。这是作者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诗先描写剑阁之高峻险要,高到云层之上,险到两壁千仞,笔法凌绝,然后笔锋突然转折,由写景色到发议论,这透露出作者帝祚跌宕的心理反应。
       
       幸蜀西至剑门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⑵。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⑶。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⑷,嗟尔勒铭才⑸

作品注释
幸蜀:驾临四川。剑门,古县名,今四川省剑阁东北,因剑门山而得名。此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长安收复后从四川回京时,行至剑门时所写。
⑵銮舆:皇帝的车驾,此处是李隆基自指。出狩:皇帝到外地巡视称出狩。
⑶五丁开:传说中蜀道是由五个大力士(五丁)开通的。
⑷乘时:造就时势。
⑸勒铭才:建功立业的才能。西晋时张载作《剑阁铭》,晋世祖司马炎派人刻于石上。铭中有“兴时在德,险亦难恃”之语。

作品译文
  剑门山高耸入云,险峻无比;我避乱到蜀,今日得以回京。只见那如翠色屏风的山峰,高有千仞,那如红色屏障的石壁,全凭五位大力士开出路径。灌木丛生,好似缠绕旌旗,时隐时现;白云有如飞仙,迎面拂拭着马来。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各位大臣,你们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