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腹书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东坡谓晨饮为“浇书”。李黄门谓午睡为“摊饭。”
译文:
郝隆,东晋名士,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七夕”日,富贵人家纷纷曝晒绫罗绸缎;郝隆则坦胸露腹,仰卧在太阳地儿上。有人问:“你一不晒经书,二不晒衣裳;你是在晒肚皮吗?”郝隆答:“你知道什么!我这就是在晒经书,晒我一肚子的经书!”
冯评:苏东坡把晨饮称作“浇书”,而初唐名臣李日知则把午睡称作“摊饭”。“浇书”对“摊饭”,书生对懒汉。
拓展:
1.七月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七夕”作为节日始于汉代,节俗是晒经书、衣裳以及向双星乞愿、穿针乞巧。
2.郝隆,字佐治,山西省原平市东社镇上社村人。为东晋名士,生性诙谐。年轻时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后投奔桓温,官至南蛮府参军。
坦腹晒书:七月七日见富裕人家暴晒绫罗绸缎,就仰卧太阳下,露出腹部。有人问,你这是干什么呢?郝隆答,我晒我腹中书。这就是典故“郝隆坦腹晒书”的由来。在上社村,有一块清代同治年间所立的石碑,石碑上记述有郝隆“坦腹晒书”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