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谭概 怪诞部第二 《倪云林事》

(2018-01-13 17:20:37)
分类: 古今谭概
倪云林事
       倪云林名瓒,元镇其字也。性好洁。文房拾物,两僮轮转拂尘,须臾弗停。庭前有梧桐树,旦夕汲水揩洗,竟至槁死。尝留友人宿斋中,虑有汙损,夜三四起,潜听焉。微闻嗽声,大恶之,凌晨令童索痰痕,不得,童惧笞,拾败叶上有积垢似痰痕以塞责。倪掩鼻闭目,令持弃三里外。其寓邹氏日,邹塾师有婿曰金宣伯,一日来访。倪闻宣伯儒者,倒屣迎之。见其言貌粗率,大怒,掌其颊。宣伯愧忿,不见主人而去。邹出,颇怪之。倪曰:“宣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吾斥去之矣!”初张士诚弟士信,闻倪善画。使人持绢,侑以重币,欲求其笔。倪怒曰;“倪瓒不能为王门画师!”即裂去其绢。士信深衔之。一日,士信与诸文士游太湖,闻小舟中有异香。士信曰:“此必一胜流。”急傍舟近之,乃倪也。士信大怒,即欲手刃之。诸人力为营救,然犹鞭倪数十。倪竟不吐一语。后有人问之,曰:“君被窘辱而一语不发,何也?”倪曰:“一说便俗。”
       或又言:元镇因香被执,囚于有司,每传食,命狱卒举案齐眉。卒问其故,不答。旁曰:“恐汝唾沫及饭耳!”卒怒,锁之溺器侧。众虽为祈免,愤哽竟成脾泄。今人以太祖投之厕中,谬也。
       又闻倪元镇嗜茶,其用果按者名“清泉白石”,非佳客不供。有客请见且弥月矣,倪鉴其诚,许之。客丰神飘洒,倪甚欣洽,命进此茶。客因渴,再及而尽。倪便停盏入内,终不出。客请其故。倪曰:“遇清泉白石,不徐徐赏味,定非雅士。”又倪有清秘阁,人所罕到;有白马,极护惜。会母病,请葛仙翁诊视。时天雨,葛要以白马相迎。既乘马,乱行泥淖中,人马俱污。及门,先求登清秘阁。倪不敢拒,葛蹑屐而上,喷唾狼籍,古玩书籍翻覆殆遍。倪自是遂废此阁,终身不登。或云倪有仙骨,葛以此破其迂僻,冀得度世,惜乎其不悟也。
       倪元镇于女色少所当意。一日眷金陵赵歌姬,留宿别业,心疑不洁,俾之浴。既登榻,以手自顶至踵,且扪且嗅。扪至阴,复俾浴。凡再四,东方既白,不复作巫山之梦。
      同时杨廉夫耽好声色,每会间,见歌儿足小,即脱其鞋,载盏行酒,谓之“金莲杯”。一日与倪会饮,杨脱妓鞋传觞。倪怒,翻案而起。杨亦色变,席遂散。后二公竟不复面。

释义:
1.弗:不。
2.槁[gǎo]:枯干。古同“藁”,草。
3.汙[wū]:污。
4.深衔:深恨,十分痛恨。
5.少所当意:指对人对事,很少中意、赞许。常指人的眼界高。
6.眷[juàn]:顾念,爱恋。 
7.踵:[zhǒng]:脚后跟。
8.扪:[mén]:按,摸。
9.耽:[dān]:沉溺,入迷。 
10.觞[shāng]:古代酒器。欢饮,进酒。

译文:
       倪云林,名瓒,字元镇。倪云林有洁癖。他让两个书童轮流挥舞拂尘,不停的清洁书房以及其中的零星物品。庭院里有梧桐树,从早到晚打水擦洗,直到给洗死了才罢。曾经让友人在书斋中留宿,害怕书房被友人污染损坏,一晚上起来三四次偷听。隐隐约约的倪云林听到了咳嗽声,恶心的要死。第二天大清早,等客人走了之后,就让书童在书房里寻找痰渍;然而没找到。书童害怕被打板子,就捡了一片上面有好像痰渍的积垢的败叶来搪塞。倪云林闭着眼睛,捂着鼻子,让书童拿着丢到三里地以外去。
  倪云林寄宿在邹家的时候,邹家塾师的女婿名叫金宣伯的前来拜访。倪云林听说金宣伯是一个儒雅人,慌里慌张的倒穿着鞋子就出来迎接。见面之后,倪云林发现其人言语粗鄙且相貌丑陋,不禁大怒,扇了其人一个耳刮子。金宣伯又惭愧又气愤,连老丈人都没见就走了。邹姓主人感到奇怪,就问倪云林怎么回事,倪云林说:“你家塾师的女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已经把他骂走了。”
  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听说倪云林画儿画得好,就让人拿着丝绢求他给画一幅,并答应酬以重金。倪云林生气的说:“倪瓒不能作王侯家的的画师!”当即就把丝绢撕裂了。为此张士信恨死他了。有一天张士信约了一帮文人游太湖,闻到从一条小船上飘过来的异香。张士信说:“此人一定是一个名流。”急忙把船靠上去相见,原来却是倪云林。张士信大怒,当即就要亲手杀死他。在场的各位拼命为倪云林说好话,张士信仍然抽了倪云林好几十鞭子;倪云林竟然一声不吭。后来有人问他:“当时你无端受辱,为什么一语不发呢?”倪云林回答说:“一说便俗。”
       
       冯评:还有人这样演绎:倪云林被张士信抓了起来,关在监狱里。每当送来饭食,倪云林都让狱卒举案齐眉(把食案高举到眉端)。狱卒问为什么,倪云林不回答。傍边有人说:“怕你的唾沫星子溅到饭里。”狱卒大怒,就把他锁在了尿桶上。虽然经众人请求又免除了,但是由于愤怒、憋气,落下了个脾泄的病。
 
       倪云林嗜茶,他用果品炮制的一款茶,取名叫“清泉白石”,不上档次的客人是不让喝的。有一位客人请求拜见倪云林,已经等了有一个月了,倪云林看他如此之虔诚,就答应他了。来客风神飘洒,倪云林很高兴,气氛十分融洽。于是倪云林让人进献“清泉白石”茶,来客因为口渴,两口就给喝干了。倪云林见状就放下茶盏走进内室,许久也不出来。来客不解,便问为什么,倪云林回答:“遇清泉白石,不慢慢的品尝,一定不是高雅之士。”
        倪云林有清秘阁,人所罕至;有一匹白马,极尽爱护。倪云林母亲病了,请葛仙翁(道士,当时名医)诊视。天下着大雨,葛仙翁非要倪云林用白马来接。葛仙翁骑上白马后,在泥淖中乱践乱踏,人和马都弄得连泥带水的。等到了家里,葛仙翁又要登清秘阁,倪云林不敢拒绝。葛仙翁穿着泥鞋就上去了,咳唾狼藉,古玩书籍翻了个遍。自此倪云林就把此阁废了,终其一生没有再上去。有人说倪云林有道风仙骨,葛仙翁此举意在以毒攻毒,破其迂蔽,希望他能白日飞升。可惜啊,倪云林至死不悟。

         倪元镇对于女色很少有中意的。一日喜欢金陵赵歌姬,留宿别院,心里怀疑不洁,让歌妓洗浴。来到床前,倪用手自头顶至脚后跟摸了个遍,一边摸一边闻。摸至阴,叫歌妓再去洗。随后再三再四的洗,直到天都亮了,也没成就好事。

       同时杨廉夫沉迷声色,每次在声色场间,见歌妓脚小,即脱其鞋,用来当杯子行酒,称之“金莲杯”。一日与倪会饮,杨脱妓鞋当酒器传着进酒。倪大怒,推开酒案而起。杨也脸色大变,席散。后二公竟不复面。

拓展:
1.倪瓒[zàn],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倪瓒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
  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倪瓒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fǔ]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bì]阁集》。

2.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元绍兴路诸暨州枫桥全堂(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全堂村)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

3.张士诚(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原名张九四。元末位于江浙一带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泰州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与弟士德、士信率盐丁起兵,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地。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率军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次年,降元。后继续扩占土地,割据范围南到浙江绍兴,北到山东济宁,西到安徽北部,东到海。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攻安丰,杀红巾军领袖刘福通,自称吴王。后屡为朱元璋所败,疆土日蹙。二十七年秋,平江城破,被俘至金陵(今江苏南京), 自缢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