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2013-06-24 18:10:06)
标签:
教学交流教育 |
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这类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兴趣。
4、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的活动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难点: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准备
学生4人一组;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想考考大家的眼里,要不要挑战一下?(幻灯片出示内容)1、师:请找出不同类的一项
2、师:为什么我们找不到不同类的项?对因为这个物品的形状是一样的,但从外表是看不出不同的。可是它们的确有不同,那他们会有哪些方面出现不同呢?对就是是质量上的除了问题。其中一个牛奶不合格,质量较轻,我们称它为次品。谁有办法能从这五瓶牛奶中找出次品?
(用手掂一掂、用称称)
3、师:用手一定能掂出来次品吗?(不一定)为什么不能?(相差太少的就掂不出来了)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用天平秤)
4、好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学习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板书:找次品
二、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现在我就以次品牛奶入手,谁能用你自己的方法用天平称出次品?
2、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3、渗透《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
从事奶畜养殖,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以及其他对动物和人体具有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禁止销售在规定用药期和休药期内的奶畜产的生鲜乳。
二、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用二种方法都能只需一次第一次就能找到次品,这种几率大不大?(不大)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
2、我们想要保证找到次品(板书:保证)就一定要找出至少需要的次数。(板书:至少。)
三、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我想问问同学们那些物品的个数能一次找出次品?(2个)3个呢?
我现在就准备了三个盒子,其中一个是次品盒,质量比较轻谁能帮我找出这个次品盒?
2、我们在称重的时候要保证天平两边数量相等,才能找到次品盒。(天平左右两盘物体数量相等)
物品个数
怎么分
9
9
9
9
4、师:请观察这几种方法,你认为那一种方法最好?
5、师:观察表格、比较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4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6、师小结:通过两个例题,我们明白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检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
7、那刚才咱们是从几个球里面找出来的次品球?(27个)。
我现在有27个球,用咱们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该如何找出次品球?
27(9、9、9)
81个球能至少秤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球?
四、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1、那么8个呢?物品个数和前几个数字有什么区别?(不能平均分成3份。)
2、请把你设计的方案写在表格中。
(独立完成,口头汇报设计方案。)
3、刚才我们知道了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而这里是8个球,不能平均分成3份。你认为应该怎么办最好?
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最多的份数与最少的份数的个数只差1个。就能用最快的方法一定把次品找出来。
五、巩固发展:
用学到的方法解决从6、7、8、12个物体中至少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实物演示)
六、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找次品。)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把物品平均分成三份,如不能平均分的就尽量平均分。)
2、如果是让你找出比较重的次品,从哪里找?
板书:
找次品
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