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个体心理咨询,可是每个人都需要团体

(2017-03-24 22:23:34)
当自我的欲望满足于认同他人形象的时候,自我所获得不过是一个异化的盔甲。——拉康

我不想做心理咨询!

我想了解我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我想了解人群中我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我想了解为什么我对他人会做出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反应,

我想学习更多的、更灵活的与他人相处的方法,

我想离自己的内心更近一些

……

为什么动力性团体能达成我的这些愿望呢?


  • 初入团体——全新的体验

在动力性团体中,会呈现出一个奇特的现象,有的人刚进入团体时,看起来口齿清晰,表达流利,尤其是现实中看起来自我非常强大的人,他们的话语也会吸引弱小者的羡慕。随着团体的进行和深入,他们的语言反而变得卡、顿、晦涩,有时还会呈现出匮乏感,最后竟会沉默无语,沉入到最深的思考中,感受到深藏于内心的孤独感。

  • 渐渐深入,撕下标签,展露自己

随着团体的深入,这个人慢慢地开始讲话,没有了最初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气场中的“强壮感”逐渐散去,团体成员却能感觉到,这个人离内心的自己更近了一步,团体成员也开始真正的喜欢与他交往,会看到这是一个独特的,活生生的人,不再把他当成某一类型的人。这个人撕下了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老好人”,“女强人”,“可爱的”等等。

  • 撕下标签后,发现和自己内心的距离,曾隔着千山万水

当这些贴在身上的种种标签被撕下后,就会有团体成员向他/或她表达说,我感觉你现在挺真实的。此时一种真切的美好感,一种别样的人生体悟会生长出来——真实不是要做得多完美,多完整,不做作地活着是人生里最贵地奢侈品。体验真实让团体成员感受到靠谱地活着多么珍贵,与他人真正地联系是容纳自己的孤独最好地方式。也就明白了此前离内心里真正的自己是如此遥远,恍如千山万水。

  • 挑战内心里的真假世界

这个过程,就是团体互动中的一个体验,在进入团体前,常常会把真实当做虚假,把虚假当做真实。我们说的话,从来不是自己的语言,我们脑袋里装的,没有一句话是自己发明的,一代代人无非是一只只饶舌的鹦鹉而已。一张嘴,这些就会暴露无遗,你的爱恨情仇,从来不是为了你自己,你的努力进取,也换不回半分快乐。如果你在替自己表达的时候,正是沉默无语之时,脑中空白之时,词语匮乏之时,当你感觉到这种尴尬滋味的时候,那是触碰到害怕受伤而被保护起来的那部分自己,那部分自己真实地存在,需要被看见。

  • 超越读万卷书必经之路——在体验中领悟 

有的人上了很多课,读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还是会说,我感觉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遇到事情还是处理不好,亲密关系也还是不好把握,孩子也没教育得多明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寻找自己的路,不是来自知道,而是来自于体验到,感受到,经历到。


你知道你的亲密关系受影响于原生家庭,这于改善这份关系半毛钱的用也没有,而只有你在讲述原生家庭的故事中,你触碰到了故事里的感受,并经由他人带给你对于你独特故事的反馈时,你受故事影响的行为模式,才有机会被自己领悟。这一次次的碰撞,如同一朵朵的浪花,积少成多,形成了溪流,才发出了前行的叮咚之音。

  • 探索的路上,真相即幻影

在我们还没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从哪里而来时,一切所谓的真相,都是幻影。这好比,你不知道来时的路,就想走向远方,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坐标作为参照,所选择的方向一定是充满了茫然的无所去处。你说,我知道自己是谁啊?我是父母爱的结晶,是他们创造出来的。那只是一个肉身,而灵魂呢?从你被一声乳名呼唤,耳边轻轻有人说,看这个孩子多可爱,或者这个孩子多丑陋,还有的因为是个女娃,连评论都没有,还有的被寄希望于光耀门楣,我们的灵魂,从此将不属于我们自己,你忘了你是谁,或者根本没有任何思考的机会,就一步步长成了父母期待或不期待,待见或不待见,家族接纳或不接纳,一个个异化的盔甲,一个个不属于自己的生灵,和蝼蚁没有太多的区别,生生死死,一代代轮回反复……

https://mmbiz.qlogo.cn/mmbiz/cZV2hRpuAPhrxQU1opLkENnCB9ArIxUwWq26RwicbQNpQN3ubDHibBSJfI6PzP0icQfn0s21DvR4xKYyPEs741UXQ/0?wx_fmt=gif


团体招募《看见真实的自己,走向自由——2017动力性团体》

 

团体设置

系统性,封闭式小团体体验。

人数,限招24人,分为AB两组,在团体带领老师的带领下,轮流体验、观摩、反馈与讨论。

3个阶段,每阶段4天,共12天。

2017420-23日;629-72日;914-17日。

报名方式

电话或微信报名

电话:0411-84339536 丁老师,张老师

手机:15942862571(也是微信号)丁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