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灵课》(第1-3章)读后感
(文)丁美玲
《妈妈的心灵课》作者是英国的唐纳德.W.温尼科特(1896-1971),他是一名儿科医生,在伦敦的一家儿童医院工作了40年。写了大量的书,做过很多电视演讲,提出了很多不像概念的概念,但却非常容易被妈妈们接受,在后续的读后感中,我会逐渐向大家介绍这些概念。
http://s6/mw690/a1bfb7b1tx6AMVeu1lX25&690
初读这本书,序言里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从一个身为人母的女人的角度来看,相信自己有做母亲的本能,一句话对我是多么大的褒奖。让我体验到,我原本就已经具有的能力,不必怀疑自己是否可以承担做母亲这个角色,怀疑自己能否做得足够好,因为我有做母亲的本能,我可以。
而我也会向到我这里来咨询的母亲们提供类似的建议,不要盲从众多育儿书里的理念,很多书写得都是个人经验,也还有一些是生理知识与教育理念的拼凑。如果用这些理念作为自己养育孩子的指导思想,那么极有可能丢失掉自己,以及作为自己宝宝的母亲的一个机会,极有可能在模仿别人,成为一个复制品。如果努力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像书中所描写的那样的母亲,而丢掉了自己本来成为的一个真实的母亲。那么我们的孩子体验到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真实或者虚假?
也有一些母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自己再也无法按照育儿书里所描写的那样来继续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开始变得焦躁、烦恼,怀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因为自己无法像书中那样来接纳自己的孩子,也无法用书中所说的温柔语气来对待自己的孩子,更加无法放开手脚让自己的孩子每日开心快乐的玩耍。转而开始担心孩子的学业,担心自己以前对孩子是否过于放纵。甚至开始自责,自我否定,这表明此刻的母亲,离生活更近了,离那些看起来很美的理论与文字则越来越远了。
我想问题的原因,就是本书中所说的,在母亲和孩子之间掺杂进了太多的建议和意见。而母亲本人,在这些意见与建议中迷失了自己。也有的人已经陷入到了古老的妈妈经里了。
可是如何能够让一个女人真正的相信自己有做母亲的本能,减少因为担心自己无法照顾好孩子而带来的恐惧与焦虑呢?我觉得相信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一剂很好的解药。
人作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已经蕴含了所有发展成为一个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因为一个母亲否多看了几本书或者少看了几本书而改变。更多的是,我们天然对于柔弱的生命心存温柔之心而决定的。
当人看到娇嫩的花朵,便会感到美的存在,或者会心生怜爱之心。当人看到那刚出生的小动物,便有一种疼爱的感觉存在,会有想要保护它的冲动。我想这都是因为在我们的心底里,是相信这些柔弱的小生命是值得我们这么去做的,这值得去做的心就是爱。
其实,很多东西,人原本就有。特别是本能的东西是不需要装饰的,也就不那么引起人的注意了。当人太过重视知识与理论的时候,就忘记了自己已经有的东西,反而去追逐那些看起来更华丽的东西。可谓舍本逐末了!
http://s4/mw690/a1bfb7b1tx6AMVuZr6He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