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6】现实与救赎
(2013-03-31 08:48:42)
标签:
面具气氛行为医疗命运 |
分类: 随笔 |
115
现实生活中,各种利益的交换和争夺时时存在。因利益的关系,人们变得和善,也变得狡猾。 每个人不得不加入社会扮演一个角色,并进行各种各样的表演,谁都不敢稍作停留。 我们不必用美丑善恶的道德判断,把丑、恶之流统统拿下,关键是用一种同情、怜悯的眼光,一视同仁地看待世界,要有一种对一切事物理解后的超然。 116 有人说,“我的行为是社会的强加”,那社会又是谁的强加? 人与社会互为改造。人改造社会,社会也改造人,人强加社会,社会反过来强加于人。要从关系中了解双方。
117
我只适合等待命运的安排,而无力打破命运的枷锁。无形的力量啊,在我最为无奈、深感无助之时,才发出对你的呼喊,难道我就是那力量?为什么在我痛苦之极时,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丝光亮? 痛苦是我唯一的感情,面对事实,我只有默默。
118
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自己,是为了得到以父母为代表的社会的赞誉。社会满足你被爱的需要,你就要接受社会的规范,听从社会的安排,这是一种交换。 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且很快乐时,他们说:不对。慢慢地,“我”就不见了、消隐了。歪曲了“自我”的活法,成为社会所愉悦的人,于是,本真的自我被压抑了。 每个人都在追问:我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我们不但要知道自己,而且要变成自己。 但是,完全按照自我的经验生活,无限地放纵自己,也不会得到内在的自由。一个人要变成“真正”的自我是危险的。 本真的“我”是包含痛苦、压抑、恐惧、焦虑、欢乐、甜蜜、幸福、自信等等不同的状态的,否认意味着最大的歪曲。各种状态都是我本来的样子,千姿百态才是真我。仅仅追求一种样态的自我、毫无丰富内容的个性,也是一种偏见。
119
|
心理医生要让病人感觉到:你对他的关怀是无条件的。对他不批评、不指责,让他感觉到自己处于一种前所未有的人际处境,让他尽量缓解心中的疑虑和不安。不必担心放纵会使病人走偏,使他走向道德的反面,尽量给病人创造一种无条件的爱,创造一种信任、接纳、温情的气氛,使他感受自己所有的经验都是可接受的,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是可行的。这是医疗病人的关键。 自己活得不开放,偏偏想让别人开放,别人就会很敏感地拒绝。当向对方袒露自己的一切时,对方也会坦诚地让你分享他的一切经历。在医疗过程中,要让病人感到你是很开放的,慢慢地,他就会向你开放自己的一切。病人不喜欢不接受自己的人,也不喜欢不真诚的人。 带着面具去医疗病人,不暴露自己,不仅不会治愈病人,反而会害他。 心理医生面对病人的技巧,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