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来好去——写给父母
(2014-04-11 10:57:08)
标签:
父母利害日子小时候好心杂谈 |
老爸、老妈:
每年年尾,如果我在香港,三姨一定摸上门来,带给我一些过年礼品,诸如油角、年糕之类。
小时候,三姨曾住我家一个时间,过年时总是在厨房制作食品。老妈虽是个烹饪能手,可是一向抱着入厨属于可免则免的态度,故此甚少出由,主持大局。也着实难得三姨有这般浓厚的兴趣,否则,也不可以十年如一日的维持这种风俗。
三姨一片好心的把过年食品送来交易所,我也就不好意思着她把礼物放下来就走,只得推开满桌子的文件,稍陪她闲话家常。
话匣一打开,可真利害,差点说个没完没了。其中一件不称意的事,尤其烦扰得三姨半死,因而更滔滔不绝地向我诉苦。
三姨年前与一位谈得来的友人,合伙买下一个铺位,原本打算经营小食店。可是物业买下来后,却因种种牌照、人手等问题,致令做生意的计划搁置,于是三姨便把店铺出租他人,月租还不能支付银行按揭利息,每个月都需要补贴。
不幸,她那友人为着过份恐慌香港前途,竟把儿女提早送到外国去念书,年中费用极为可观,于是直接影响到家庭经济,再没有余钱积蓄,亦等于没法子每月供屋,三姨只好勉力独自维持局面。
谁知支撑了一段日子,又到银行按揭续期之时,于是三姨与好友商量,可否每人设法贴补一点,以后的月租便足够支付按揭。然而好友一口拒绝,连试想办法的意念都没有,三姨开始有点不满,但势成骑虎,只好自己继续维持下去。
直至最近,她的好友决定移民,又着三姨把房子卖掉,三姨以市价并不理想,故不愿意割舍,两人又闹得不大愉快。我问三姨:
“结果你决定怎样?”
“我懒得去讲决定由我分期付款,依足她心目中的理想价钱把一半业权买下来。”
不论合作投资抑或婚姻,根本就是一门艺术,没法子维持关系,尽量做到好来好去是君子作风,难得三姨有此雅量,真要比她的一手高明入厨还值得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