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节南游3扬州到镇江

标签:
扬州个园镇江金山西津渡昭关过街塔北固山 |
分类: 自驾篇 |
7:40,过桥就是个园北门,侧墙有“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进门,茂密的竹林,看不透院子深浅。
个园原为明代寿芝园旧址。嘉庆二十三(1818)年,两淮盐业商总、二品顶戴黄至筠购得拓建。南宅后园,后园面积是宅区五六倍,主人会享受。
进门,假山亭池围绕着抱山楼,是个园精华所在。
南侧八字照壁,也挺低调。
穿东侧小巷,过个园东门,有个金带围饭店,吃个早餐竟然排到个园北门。
8:50,离开宾馆,1105公里。南下镇江。
南转润扬大桥,南北各两座斜拉柱。江中有世业洲,将长江水道分为南、北两汊。
为什么叫润扬?桥跨两个平行的地级市,多半在镇江,不能叫镇江大桥,也不能叫扬州大桥。更不能叫镇扬,扬州不干。最后用了镇江的古称润州,两家都没话了。
来镇江,主要看金山、北固山、焦山三山。
历史上,金山是长江中的孤岛,到清朝末年,随着江沙淤积、长江北移,山峰与陆地连为一体。
金山寺山门朝西,迎着曾经江水奔来的方向。五台山佛光寺也朝西。
如同大部分南方寺院,黄墙孔洞的天王殿兼作山门。
回看大雄宝殿,重檐间挂着《心经》一句话:“度一切苦厄”。
石阶下行有古法海洞。白娘子是传说,法海确有其人。
简介称:法海洞又称裴公洞。法海为唐朝宰相裴休之子(名?)。其父信佛,送子至河南何泽寺(?)出家,再到庐山东林寺。后朝金山,见殿宇荒废,荆棘丛生,寻得此洞,参禅打坐,并燃指一节,誓兴殿宇。忽一日在山下江际挖土,获黄金数镒,报于地方官李琦,转呈皇帝,敕将黄金送法海重兴殿宇,建成,命名金山寺,法海亦莫知去向。后人供奉其法像于洞中,永作纪念。


裴休是唐中晚期重臣,哪个个儿子当了和尚?
南侧更不对了:同样刻写,碑边多了一圈龙纹。古碑还有两面刻相同文字的?
同大明寺一样,金山寺名气挺大,可惜都非原物了。金山更是沧海桑田,随着江道北迁,先为湖汊,再为高楼,不再有“大江东去,群山西来”壮丽。
向东寻找北固山、焦山。焦山好认,水中孤岛。
绕回大雄宝殿。西北侧有七峰亭,原有七个小峰,削平后建七峰阁。
又是相传: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路过金山,在此拜访道月方丈:“昨夜营宿瓜洲,梦见两条狗讲话,不知吉凶如何?”道月答:“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有牢狱之灾”。果然岳飞回到临安被害。秦桧派人捉拿道月,道月坐化,于是将七峰削平。后人建七峰阁纪念。几经兴废,现建为亭。


上文平山堂侧有天下第五泉,提到“扬子江南零水第一”,不想就在金山寺西边。
南零水,又称中冷泉,煎茶清香甘冽,排天下第一泉。
出金山,孩子要去西津渡,距停车位置不远,共享单车过去。
西津渡是干嘛的?没听说过。孤陋寡闻,是条古街。新建古镇古街多了,都是人造景观。西津渡是旧城改造,现在很火,网红打卡地,既然来了,应该转转。
坡道端是丁字路口,有待渡亭,向南有小道上山。
西津渡古称蒜山渡、金陵渡,宋后称西津渡。
下望路口,东北角为待渡亭。过去的这一片房屋就是江边?古时长江水位挺高?
其实云台山才是古蒜山,与金山对峙,又称银山,古有银山寺。后称银台山,音变改为云台山。
阁内镇江城演变展。镇江最早的城池是三国铁瓮城,位于北固山南侧,“吴大帝孙权所筑,周回六百三十步,开南西二门,内外皆固以砖甓”。
唐《元和郡县志》润州:“后汉献帝建安十四(209)年,孙权自吴(苏州)理丹徒,号曰京城,今(润)州是也。十六(211)年迁都建业(南京石头城),以此为京口镇”。铁瓮城沿用至清代,一直是镇江行政中心所在,后称子城。


登上云台阁,气象万千。西北全景。
历史上黄河是多变的,长江也是,主要变在南京之后的扬子江段。扬子江以扬州南侧的扬子津渡口而得名。古时云台山以北是长江入海口,北至上文的扬州蜀冈(吴王夫差筑邗城),宽20多公里,白茫茫一片水面。
走过的醋店,现在的蒜山是块孤岩,这一带曾密布大小码头。
北向,长江转东,隔江是扬州电厂的烟囱。脚下长江故道已成金山湖。看地图,远处方框建筑是引航水道,连通江湖。清代小码头在脚下楼间,现在的镇江港已搬到东部京杭大运河江口一带。
烟囱后地势略高,是蜀冈?宋代欧阳修蜀冈筑平山堂,南望远山,能看到这里。现在不行了,遍是高楼。
这里也是“衣冠南渡”主要路线。建炎三(1129)年,宋高宗赵构在金兵的追击下,自扬州,经瓜州、镇江,南逃杭州。同年秋冬,金兀术(完颜宗弼)孤军自南京过江,直奔临安(杭州)企图生擒宋高宗。高宗乘船逃宁波、舟山、台州、温州海上。建炎四(1130)年二月,金兀术“搜山检海”未能追上,掠夺一番沿运河北返。


北向全景。东部湖面大些,远处是焦山,北固山在高楼间仅露出一点。
东侧京口区,高低错落,繁华一片。
观音洞开着。
不想洞边的昭关石塔竟是座过街塔。中国石塔不少,过街塔为元代特有,称昭关石塔岂不掩盖了主要特征,直称昭关过街塔才对。这条街真有千年了。
什么是过街塔?元代流行的祈福形式,建于交通要道,上建喇嘛塔,下开门洞,行人每次通过都是礼佛祈福,如同经幢、经幡,得到了佛祖的庇佑。
这座过街塔体型不大,台高3.89米,塔高4.75米,通高8.64米,元武宗海山至大四(1311)年建成,比居庸关云台还早20多年。2006年纳入国保。
上部覆钵塔(喇嘛塔)精致,二层亚字形须弥座,上依次覆钵丘、圆形塔肚、塔脖亚字形须弥座、十三相轮、圆形宝盖、葫芦塔刹。
南北门洞为辅,上部内收,低于南北门洞三层条石。
先进三层建筑内的观音洞,洞堂不深,始于宋代。
铁柱宫有六块残碑,都不能成句。2007年《重修西津铁柱宫记》新碑,看懂铁柱宫的来历:
“润州城北之西津,横万里大江,渺千秋古渡。腹背荆吴,通衢九省,踞南北之冲,扼江河之要,沧海桑田,因渡成街,为镇江历史之文脉所在。街左铁柱宫,蒜山峙前,银山耸后,层峦叠翠,楹殿三重,神仙居所,为净明道(道派)之圣地。是宫源出丹阳谌母(女神),名于孝道。许逊以孝为祖,以身为宗,八字垂训,忠孝廉谨,宽裕容忍,无幽不烛,纤尘不污。名士雅客接踵至此,赋诗作记,题壁刻碑,寻幽揽胜,吸风饮露吗,共渡慈航,其状蔚为壮观。铁柱宫始于明而盛于清,迄今四百岁,德佑安澜,御灾捍患,平安商旅,和谐街区,祈福化民,累加修缮。明崇祯十(1637)年宫肇建于紫阳洞旧址,康熙二十(1681)年重修,乾隆三十五(1770)年再修,嘉庆元(1796)年至十五(1810)年扩旧基增修,道光咸丰年间不幸毁于兵燹,后仅余遗址,旧迹荡然无存。逢斯盛世,打造西津渡历史街区文化发展之轴工程,宏业骏开,铁柱宫复建契乎众望……锻立镇蛟铁柱,整饬残碑……”。
进救生会,是救生博物馆。
院中有块清代《奉宪示禁》碑,记载处置无名尸身的陋习和规定:
“特授江苏镇江府知府加七级记录十次清(名华),为舟行严禁籍尸诈扰以除民累事案:
奉按察司熊(枚)宪行:据无锡、金匮二县详具,顾忠受等禀称,身等近见苏(州)府石刻告示一道,内称路毙乞丐、江河浮尸,或私自掩埋,或移汆大河,任其漂失,死者堪悯。移尸于禁,总因各处差总需索所致。嗣后遇有此等无名尸身报县验明有无伤痕,用各处施棺盛殓,一切尸场使费,永行禁革,毋许丝毫累及闾阎,诚为良法。公以施仁,照苏详请示禁等情,到司据此。查此等恶习,不特苏常二府为然,恐各属亦所常有自应一体严行禁革,以安民业等。因到府当经前府出示严禁并通行,各属勒碑,禁革在案。
嗣据(丹)徒邑绅王文治、张明谦、茅元铭、郭晋、何菁、颜于鋐等先后具禀:除救生会捞获浮尸、留养所病废身故等人,请照详定章程仍听董事人等棺殓掩埋,毋庸报验外,至水陆毙尸,或因饥寒、疾病、沉醉、痫狂,或昏夜失足及穷途无告、投环赴水自戕等项,实与沟池、港墓、山林等处地主无干。奈差保吏胥务在牵连地主,始得遂其诈欲,所以无辜受害无穷等情,经前署府批准示禁。移交前来,除通饬各属速即照案勒碑永远禁革外,合再出示严禁为此示,仰镇属军民书役地保等知悉,嗣后遇有此等无名尸身,止许地保即时报官验殓,其登场礼及夫马船支、红殓打发一切尸场使费名目永远禁革。不得混行票传地主,致使诈扰勒索等弊,其应用棺木饬施棺,各堂给棺盛殓,召属领埋。毋庸地保买棺,以杜籍口需索居民人等,亦不得仍行私自掩埋移弃漂失,致干罪戾。倘差保人等罔知禁令,再敢籍尸需索或票传地主,希图诈扰,许被累之人指名控究,以凭严拿详办。至救生会捞获遭风落水及留养所收养孤贫病死尸身,仍照旧听董事具棺掩埋,毋庸报验。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救生会北侧是崖壁,脚下当年是江边滩涂?这是古街建在高处的原因。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镇江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镇江英租界正式建立。1864年英国开始在云台山上建筑领事馆,由五幢砖木结构建筑组成。
(天)津(南京)浦(口)铁路开通,运河商务多转南京,租界业务渐少。1927年,北伐军兵临镇江,英国被迫交还镇江租界。1933年10月,领事馆房地产卖给江苏省民政厅长镇江人赵启騄,结束了英国在镇江的殖民统治。


领事馆主体二层,局部三层,青砖白缝墙面,红砖腰线拱券。单从建筑风格而言,迥异于中国传统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三层办公楼大门。
南方天井式建筑,大门则中西结合,门框简洁,上辅砖雕。
墙壁镶有《京江广肇公所碑记》:
“京江有广(州)肇(庆)公所,由来久矣,原居在运粮河之廪,两府同人商斯土者,向以为会议之地,额之曰公所,明众建也,系之曰广肇,别郡属也。问其经费所在,则敛取于进出口货物,抽厘以佽助之,岁有贏余,积而存之。有倡之者曰:今商业日盛,众会日繁,此所几历春秋,丹青漫漶,且偏僻不近于市,湫隘不可以居,既有蓄赀,其迁之便盍筹,诸佥曰善。于是改作之议决,而卜地犹为定也。香山(孙中山同乡)卓君翼堂好义急公,以其自置南马路银山坊税地,慨然售归公所,并于其邻价买唐氏房地,有所不足,复与留养堂永赁产地,合而廓之,而基以成。乃聚量日力,详度费务,鸠工庀材,用蒇厥事。事告竣,为文以记之。
夫泰西(西方国家)以商立国,有商必有会,会之在京城(国都)者官设之,其在各口岸者商自设之,遣公使驻领事以为保护,必使官与商聊其气,商与商复聊其情。我朝商务振兴,悉仿西法商部商局,而外亦有商会,主会有董,时相提议,剧谈雄辩之辈,扼掔抵掌,矢陈厥谋,盖合群智而智益广,合群力而力益厚,此商界所以重公会也。若夫乡(党)邻里之中,殷富者各本身资,自竭其力,任其能命侣啸俦(呼朋唤友)航海而贸迁异地,则自为公所,以联群谊,媐(yí)媐妟(yàn)妟,桑梓言恭,是亦议会中所宜有者。京江为万商之渊,介于沪汉海舶之输运,鹬如倏如,沂洄沿流,络绎不绝,乡人久客于此,经商之道,规画悉周,而泶交贸之余,时复萃处一堂,互相咨度。虽旧庐犹在,因陋就简,未可没创者之本意。然更诸爽垲,拓而广之,具足见后起者之溢美,前人创而仍因,因而实创且愈以徴同业之兴,生举息蒸蒸日上,何其隆也。夫岂谓堂檐翥,棼橑布翼,徒羨其迢峣倜傥,丰丽博敞,皓皓旰旰,以为壮观云尔哉。是役也,卓君翼堂总其成,郭君文典赞之,艰悴不辞,各尽义务,经营将两载,动款逾万金,经始于丙午(1906)年三月,落成于丁未(1907)年八月,于是乎记。
总理:卓翼堂;协理:郭文典;董事:梁仲畏;
值理:广诚隆、广安祥、业安隆、均昌泰、广恒源、德记、利记、永贞、利和泰、顺昌泰、联益堂、李述溪、卓鉴秋、邱伟臣。
光绪三十三(1907)年岁次丁未嘉平月谷旦。
门厅照壁题“天下为公”。
漂亮的彩色玻璃楼。
小巷口是清代道路和小码头遗址,可惜隔着玻璃照不清楚。
来北固山,首先想到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脚试剑石边雕着刘备、孙权相互较劲像。不管传说真假,孙权雕老了。
亭外有甘露寺铁塔。我国现存古铁塔不过13座(宋代4座),每座都珍贵。前游记写过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宋)、陕西咸阳北杜福昌寺铁塔(明)。
简介:原为石塔,称卫公塔,由唐卫公李德裕于唐宝历元(825)年所建。后遭火毁。宋熙宁九(1076)年至元丰元(1078)年重建为铁塔,八角九层。明万历十(1582)年被狂风吹倒后重修,清光绪十二(1886)年因大风疾雷倾倒,只剩基座和二层塔身。1960年整修,将存放寺内的明代补修三四层装上。

铁塔现存塔座及残塔四层,楼阁式,残高8米。二层以下为宋代原构,三四层为明代补铸。波浪须弥塔塔座,塔身八面四门,铸佛、飞天。
查《长干寺舍利题记》:
“上元县长干寺阿育王塔舍利二十一粒,缘寺久荒废,以长庆甲辰(824)岁十一月甲子移置建初寺,分十一粒置北固山,依长干旧制造石塔,永护城镇,与此山俱”。
《禅众寺舍利题记》:
“有唐大和三(829)年己酉岁正月廿四日乙巳,于上元县(南京)禅众寺旧塔基下获舍利石函,以其年二月十五日乙丑重瘗藏于丹徒县甘露寺东塔下,金棺一、银棺一、锦绣襥九重,皆余之施也。余长庆壬寅(822)岁穆宗皇帝(李恒)擢自宪台,廉于泽国,星霜八稔,祗事三朝。永怀旧恩,殁齿难报。创甘露宝刹,重瘗舍利,所以资穆皇之冥福也。浙江西道观察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润州刺史御史大夫李德裕记。
咋有阿倍麻仲吕诗碑?1990年新立。
落款:“出寰上人重修甘露寺,书此赠之,米万钟(双印)。里人邵应魁镌”。
靠墙新树乾隆诗碑,落款“乾隆辛末(1751年)春二月,游甘露寺和苏东坡韵。御笔”。
北望,湖面宽阔平静,已不是长江主道。
南宋嘉泰四(1204)年,宋宁宗起用主战派,64岁的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此时距韩世忠黄天荡之战已过70多年,距姜夔《扬州慢》已近30年。辛弃疾登临北固亭,壮怀激烈,写下了上首《南乡子》词。第二年,他对宋军轻敌冒进忧心忡忡,又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刘裕)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北固楼东侧,有一石羊,身刻“狠石”二字。
曾经有过的杨岳斌祠堂、彭玉麟祠堂,已改为展厅、书场。补建的御碑是曾经有过,还是完全新添?
“御制碑文
朕惟芳流彤史,特彰百战之功,实纪青珉,用播千秋之美。酬勋劳之卓著,生前已历崇阶,示恩礼之优隆,身后宜加异数,爰申巽命,永勒丰碑。尔前任陕甘总督杨岳斌壮志轩昂,英姿飒爽,仗从戎之荣,能发能收,挥克敌之戈,同仇同泽。立勋阃外,屡晋头衔。锡命行间,频邀心简,殊荣渥沛,飘翠羽以扬辉。显号优加,本丹心而有勇。坐镇貔貅之队,节建郧襄;迭提鹅鹳之军,威行汉沔。中流击楫,志矢澄清,大纛临江,师勤训练。等狄青之起卒伍,早扬铜面之威;比王濬之下楼船,竟建石头之绩。三湘七泽,烽燧无惊;楚水吴山,欃枪尽扫。既告功于北阙,袭世职以增荣,复受任于西陲,制雄军而奋武,嗣以驰驱敌忾,屡奏鹰扬。定省萦怀,乞伸乌哺。白华笙谱,已安将母之心;绿野堂开,仍拥阅兵之节。方谓桑榆日永,依畀长资,何期帷幄风饕,沦殂遽告朕轸。怀宿将笃念耆年,用延赏世之恩兼,贲易名之典,谥之勇悫(què,恭谨厚道),嘉尔勋猷。于戏,虎奋如生,浩气壮风云之色;螭盘永耀,温纶争日月之光。特锡宠扬,俾昭来许。
东侧甘露寺全新,懒得拍照了。山脚的鲁肃墓、太史慈墓也不看了。
总体感觉:金山、北固山作为历史名山,除了传说,没有留下多少古迹。
来镇江看三山,多了个西津渡,没完成计划。不过,西津渡还是值得转转。原来还打算时间富裕看一两处南朝神兽。住镇江?还是继续南行?
返回东侧堤岸,拍张焦山、象山照片。
2009年春节在黄山过的,此次不停了。为方便第二天出行,选择途中住绩溪县。
不错,高速出口不远,还能泡个温泉。
前一篇:2023春节南游2洪泽湖、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