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172洼卧山与森水

标签:
蒲洼山水椅子圈与洼卧山森水村山区民居萧克疗伤处 |
分类: 房山篇 |
蒲洼的洼卧山及森水村地处大游龙山中心,紧邻涞水野三坡,远离交通干线,只有东侧议合村一个出入口,可谓房山最偏远的地方。

前文提过:民国《房山县志》中“大游龙山,山自小寒岭南行,经芦子水村东、曰大安岭,再西南循游龙港(沟)东,西南行至涞水界;折而东南,至十渡之龙山岩而止”。支峰仅记了鹊鸣山、平峪山。
2017年10月29日,探寻森水村。8:00,便赶到议合村主村。
沟内路窄,弯曲而上,不易会车。
洞前回望,来沟不长,距议合主沟不过几公里的样子,转弯处仅南、北雀鸣山两个自然小村。可见,雀鸣山不是整座山,而是沟坡一段,因有人居住而得名。对面为大房山山脉。
出洞西下,便是森水。森水单处一道大沟,沟口远在野三坡的四背峪,西侧山梁为房山与涞水的分界。
南转200米,出现岔口。南上路口标“天缘神谷圣境”,就是“椅子圈自然风景区”。
正犹豫要不要徒步进入,几辆车来过来,进椅子圈游玩。村有熟人,带来了钥匙。
路窄弯急,2、3公里,近10分钟,终点向东,便是椅子圈,海拔1000多米。
南“扶手”低处,露出一个大鸟般孤峰。游客告知,登洼卧山需从南侧绕过去。
南“扶手”西延,拥起两个山包,没有树木,遍是草场。来路在山包北侧。
东转,便是主峰洼卧山,隐约可见顶部三角架。可西侧绝壁,怎么上去?
向东略下,进入主峰的巨大阴影里,新近崩塌的岩石散落陡坡上。
准备不足,这是登顶的线路吗?陡坡、荆棘、直崖,看似挺难。
那是平峪村,可辨村东龙湖湾栈道。那么,右侧深沟当是东湖港。
然而,小道北下进沟,这是东下平峪、议合西南沟的古道?车在山上,不敢下去。
顺坡爬一段,树林很密,没有路迹。
北侧可见来路、景区大门、森水盘山道。能看见白草畔、大黑林全貌。
白草畔是百花山最高峰,海拔2161米,为北京第三、房山第一高峰,房山与门头沟界山。其上五指峰、线塔清晰,其下宝水村可见。
大黑林海拔1858米,民国《县志》称小寒岭,东南延伸出大房山。西侧山峰称大洼岭,其下花台。
大黑林西下大洼岭、槽儿岭、镇上(九龙镇),为房山西北部与涞水的界山。
全景。看不见正北的东灵山。
椅子圈、洼卧山匆匆一游,感谢那几位游客。
森水平均海拔约700米,村民随沟散居。森,当地读sheng,可能由渗水转音而来。
驱车下行沟中,没想到是这样的路口:正对一个石塘。右为上森水,左后急转是下森水。四面绝壁环绕,拍不出全景。
山沟转弯,沟面稍宽,立有中华蜜蜂的简介。
两侧废弃房屋是月联兴旧址?这么重要的项目,没几年就放弃了?
道路西拐更窄。路边有棵白杜,枝头火红。
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门开东北角。
这是一个小四合院,正房三间,坐西朝东。两侧厢房。
炕在东侧,三面开窗,萧克将军曾在此疗伤。
萧克将军为什么选这里疗伤?偏远隐蔽,但交通四通八达。
下行不远,便是涞水界。由此至野三坡拒马河边,大约需要2个多小时。
另户人家,一位老人正在晾晒冬菜。
前一篇:房山171西太平与蒲洼
后一篇:新浪博客又丢失多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