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118 三流水到大洼尖

标签:
三流水隧道黑牛峰观景大洼尖拐点庄户山别虎尖佛岭古道 |
分类: 房山篇 |
车行三流水,要沿G108,从霞云岭村进入。


《房山46 骑行霞云岭》用过的照片。
喜欢三流水,一是这里可以将车直接开到山顶,俯视大好河山。
二是这里地处大房山的中间位置,为众山中枢,主脊在此由东北—西南走向,转为东-西走向。站在大洼尖上,大房山东、南两麓写过的棺材山、上方山、青银沟、白云坨,没写过的庄户山、东关上、佛岭等如展开的扇面,尽在脚下,一览无遗。


喜欢三流水,照片为多次拍照,按路线顺序。
过去的三流水人出山,只能走涞沥水、青银沟、大滩古道。1976年10月,村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开凿这条隧道。历时4年,1980年10月完工,称“云峰隧道”、或“清风岭隧道”,长1.1公里,是当时北京最长的公路隧道。
路转弯处,棺材山跃进眼帘。
几步远就是山口。
黑牛峰不高,但分水岭之上,是观景佳处。
东向,棺材山雄居山顶,青银沟直壁深壑,远为上方山。
山脊南侧,笛子草独处沟中,两间小屋一块梯田。
笛子草南靠桦木坨,远处可见白云坨。
喜欢三流水,早期黑牛峰所拍照片合成图。
2013年11月,独自从停车场西探大洼尖。
登上回望,辨识黑牛峰位置。
可下望南侧的庄户山,顿觉壮观起来。
一般将眼前的两座奇峰称“庄户山”,其实庄户山是村名,包括了这一带山坳里的古村和四周山峰。就如《房山81》的宝金山,指的是玉虚宫西上的整个斜坡,而非山顶。
向村人请教两座奇峰的名称,因发音不同,有说“卧虎尖”,有说“憋虎儿尖”,有的像“夜么虎儿尖”,没人知道何意。曾与“北京房山独孤走”讨论,认为是“憋虎尖儿”、“碑尖儿”。
西侧已是后石堂沟的东端。
大房山主脊南延不远,再次降低,连接大、小灰帽两峰。西侧低处垭口为佛岭,是过去连通大石河、拒马河的重要古道。
想起《房山县志》的话:“山道曰岭,岭口曰鞍,岭小曰冈,多土曰坡”,又有“山之深者曰峪,峪之通者曰沟,沟之旁支曰港(jiǎng),山之穴曰洞、曰塘”。所以:
1、佛岭并非指山脉,而是这段翻山古道:由后石堂过垭口,南下东关上;之后,沿沟南去张坊,或翻山去云居寺、大峪沟。
2、大、小灰帽两峰,也是奇怪的名称。按当地发音,又像“红(洪)儿帽”,或“糊涂儿帽”,延续祖宗发音,已没人知道何意。
3、后石堂又写作“后石塘”,该沟又叫石门沟,沟口有安子港等自然村,现合称四合村。“安子”应该是“鞍子”,与“石门”一样,特指佛岭垭口。《房山县志》有:“安子港水自南来注之(圣水,大石河)。来自石门沟后石塘。南越佛岭,可至张坊镇”。


回望。
东侧是庄户山。
大房山主脊在别虎尖北,通过一段低矮的山脊,西连大灰帽。远处隐约尖山是棵杈山,驴友又写“咔嚓山”。
佛岭北下后石堂,进入大石河河套。
东下,夕阳西照,远山比来时清晰。
远处可见猫耳山、华木伦、对子鞍。其中凹陷处就是九口鞍。
前一篇:房山117 杏黄三流水环行(下)
后一篇:房山119 长流水寻探蝙蝠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