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115大滩秋色与鬼门关探幽

标签:
大房山阴大滩与杏黄山村古树古道深山秋色鬼门关幽谷 |
分类: 房山篇 |
上文提到的大滩,要从霞云岭的上石堡进入。 

这也是去大草岭、华木伦的入口。
《房山县志》有:“南港,有三。……一在上石堡东南”;圣水(大石河)“至上石堡,南港水自东南注之。东南越对子庵(鞍)、宝金山,可由黄山店出山”。讲的是交通古道:走杏黄、燕水之间的古道,翻越对子鞍,穿冰湖沟,到宝金山口。
地图。
沟内更加荒凉,一条水泥路穿行在无人的深谷。
前行,岔路口处,便是曾经的麦地自然村,现在只有一间看护用房和一户放羊人。
南侧正对山槽有电塔过来,不是对子鞍,也是对子鞍的西北延伸。有趣的是,这个槽口,与对子鞍、车玉沟,在一条直线上,应该是一条大断缝。
水泥路分岔,西上大滩村。
曾冬季来过,村民称春、秋季最美。2014年10月,特意再来游转。
可见,西侧山上电塔。
东向,便是对子鞍延伸过来的槽口,电塔由此而来。
而大滩,尚在南侧的高山台地上。
水泥路从村西半部穿过。
地图。南港沟在大滩东侧分成三沟,沟端分布着燕水、杏黄、三流水三个自然村。包括大滩,现在都属三流水村。图中,黄线是行车水泥路,红线是此次徒步。
其中,三流水,在隧道开凿以前,都过大滩,北出大石河(圣水)。
对子鞍裂缝,正对槽口,可主沟却西拐,冲到脚下,与对面的冰湖沟对称,呈反“3”形。
下面正对杏黄沟。
脚下陡坡红叶如火,突然就垂直跌落到深谷,让人颤栗。
远处,古道距离沟底不远。
太阳偏西,认真分辨杏黄的地势,看出不掩门在阴影里。
古道翻过小脊,大幅度降落,再前起伏也是较大。
原打算,由此下沟,从鬼门关绕回,看到如此险峻的地势,加之麦地到大滩的高差,作罢。在小峰顶赏景、休息。
下面是大滩村的西南部,梯田有序,满种红霄梨树。这些梨树都上百年了。
车停杏黄沟口,去三流水沟一探。当地人有称大沟,有称羊河。
不过十多分钟,就来到这个位置。“7.21”大雨将左侧冲毁。
钻出树林,已是一个山头。
下望,已经远离河床,鬼门关不可能在这么高处。
过方石,找到小道。沟里巨石如房,堆塞河床,难怪不能通过。
路左悬崖,有处一线天裂缝,缝窄,卡满落石。
过一人工小坝,便来到鬼门关缺口。
下层巨石,就是另个云会门,不过没有古时刻字。
前行不远,正对就是“羊鼻子”,因形得名。许多人听成了“阎王鼻子”。
顺便纪录2013年底的杏黄。
“许皇帝”来自河北,落户房山,承包了整个杏黄村的土地。
正在看猪,“许皇帝”骑着他的“功臣老母猪”过来。
“许皇帝”并不讲究,整天忙碌发财,其乐融融。
前一篇:房山114 青银沟西上
后一篇:房山116 杏黄三流水环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