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109  琉璃河石桥

(2015-07-28 03:00:50)
标签:

北京古桥

明代碑石

嘉靖南巡

修桥记载

海潮观音庵

分类: 房山篇
作为北京古桥,琉璃河石桥的规模,仅次于卢沟桥。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桥北东侧,集中陈列着十座琉璃河地区碑石。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树林中,还有一座高碑。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自北向南,石桥横卧琉璃河上,南通琉璃河镇。
这座石桥,曾作为G107国道的一部分,长期服役。直到1999年,西侧建成新的混凝土公路桥,古桥才剥去沥青路面,恢复原有沧桑古貌。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东侧树林中高大的碑石,是嘉靖四十二1563的《敕修琉璃河桥堤记》。
正面向北。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注意:是“桥堤”,而不是“”。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碑文:
“敕修琉璃河桥堤
赐同进士出身荣禄大夫太子太傅工部尚书前都察院右都御史丰城臣雷礼撰,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掌锦衣卫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奉敕提督官校缉事钦命直卫怀远臣朱希孝篆,
通议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直文渊阁侍办御典预修国史玉牒经筵官赐狮麟服昌黎臣王槐书。
良乡县迤南四十里,村名刘李,其地洼下,为积流所潴。有河一道,志称琉璃,即古圣水,自房山龙泉峪诸泉会合于此,经霸州,东注拒马河入海。时遇霪潦,散漫奔溃百余里,衢殚为河,凡陆輓跣驰者,动阻滞不能涉,甚或四方驿奏坐是愆期。嘉靖己亥(十八年,1539),皇上(明世宗嘉靖帝)驾幸承天(湖北钟祥),睹民艰涉恻然悯之比銮回,敕工部尚书臣甘为霖督修。为以病去,不终其事。越岁乙巳1545),复命侍郎臣杨麒同内官监太监臣陈准袁亨石桥普济,各以绩叙。然无堤捍御,每遇溽暑水发,环桥南北尽为巨涛,难以越渡,往来病是者又十有八年矣。会辛酉1561)仲冬,事闻当宁。蒙尚书徐杲曰:良乡河桥屡敕大臣督理,水势愈涨,未见东下;兹降帑银八万两,尔总理之,勿令外知,恐劳民费财也。受命相度,建议修筑二堤,专用条石,中添小桥一座,并设水沟以杀水势;具各丈尺数目,画图贴说以进。臣(雷礼)闻之,谓臣曰:皇上体上玄大德,利济元元。吾辈职司桥梁道路,不能先事弭民患,致厪圣怀,责实难辞。况部库所贮,分毫皆皇上财也,敢烦帑藏?具疏请任其事,荷旨俞允。于是,委郎中臣王尚直、员外郎臣鲁一经,同内官监太监臣杨用分理,其规画悉臣所定。凡为,南北西东共长五百余丈一座,长四丈五寸、阔三丈五尺、高一丈三尺五寸;水沟八道;又新饰钦立玄恩咸济坊牌二座。至壬戌1562)孟冬报成。遣臣悬扁(匾)祭谢,并溥赉有差。于是,臣立石,属臣礼,颂述圣德,垂示永久。窃惟万古称盛,治莫过于尧舜。史臣称其仁如天,其德好生者,以心存博济,不忍一夫一区咨垫而已,而桥梁道路尤为王政所急。今我皇福民利济,常存心于天下,至诚恳切,如元德包涵,故一闻民之病涉,有若已实溺之,不容以自已者。其所以发帑藏,普福缘,不欲劳民费财,真昭格乎穹昊之表,与尧舜同一揆矣。即今石堤延袤,与桥相连,裒若横带,使万国辐湊而至,泽及商旅农氓,相与歌忭于途,讴溢于野,不与平成之绩,万世同其永赖耶!是役也,臣礼不过祗奉德意,率举职事;而臣之调度区画,实能为九重分忧,播之无疆,不徒随事效能而已。因记其颠末,以告来者。
嘉靖四十二1563孟春吉日”。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分析:
1、据载,早在金代,这里就有桥梁,毁于金元交战;文天祥被俘解京,写过“小桥度雪度琉璃”的诗句。可能以前是木桥,明代已经“未有桥也”。
2、若称此碑为《桥堤碑》。按理,当还有一座嘉靖年间、稍早于此碑的《桥碑》,专门详细记载建桥的过程。不知何时丢失,或许明代就毁了吧。
3、此碑提到“嘉靖己亥皇上驾幸承天”,也就是下文提到的“嘉靖南巡狩郢中”,涉及到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身世
朱厚熜,父为兴王朱祐杬,母兴王妃蒋氏朱祐杬明宪宗四子、明孝宗异母弟,就藩安陆州古郢中,现湖北荆门钟祥市),死后葬钟祥东北。所以,朱厚熜是前明武宗正德皇帝的堂弟,出生于安陆州武宗无嗣,朱厚熜继承皇位。不久,追谥生父帝号,引发“大礼仪”之争,兴王朱祐杬墓升为显陵嘉靖十1531,出生地赐名钟祥安陆州升为承天府
嘉靖十七1538,嘉靖生母蒋氏去世。又给朱厚熜出了个难题:是显陵北迁,还是生母南袝?这就是嘉靖南巡故土的动因。经过南巡,最后决定归葬钟祥
4、正是这次南巡,嘉靖皇帝“睹民艰涉恻然悯之”,比銮回,决定建石桥。《桥碑》已无,但可推建桥始于嘉靖十八1539;“乙巳(二十四年,1545),复命侍郎臣杨麒同内官监太监臣陈准袁亨石桥”;下碑有“累石梁七载而成”,当为嘉靖二十五1546竣工。
5、作为《桥堤碑》,主要记载修建桥堤情形:“修筑二堤,专用条石,中添小桥一座,并设水沟以杀水势;……凡为,南北西东共长五百余丈一座,长四丈五寸、阔三丈五尺、高一丈三尺五寸;水沟八道;又新饰钦立玄恩咸济坊牌二座。至壬戌1562)孟冬报成”。
6、碑座大小不相称。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碑阴在南。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碑额无字。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碑文:
“提调修工施财建庙芳名:
御用监掌印太监滕祥
敕命提督东厂官校办事内官监带管印事司礼监堂印太监黄锦
御马监太监梁□
提督工程专一奏事内官监太监:张崇、周昶、张实、王锡、张珩、王鼎、樊英、杨得、贾锐、杨用、贾胤、辛通、李得;
少监等官:(14人)”。
 
碑左上角还记有:
天启元1621孟春吉,内府供用库总理御马监太监高进,买到本店刘尚友地拾亩施舍。本庙永供香火。谨志”。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这座,大概就是下文的“海潮观音庵”。题刻当在万历三十1602后。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碑南岸边,可观石桥东侧。十一孔拱桥,桥面平缓。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桥北端两侧,各立一组抱柱石。不知是否是嘉靖时期玄恩咸济牌坊的遗存。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桥北岸的条石,大概就是嘉靖时期桥堤的遗留,不过中添的小桥已无踪影。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东侧。《桥堤碑》在树林里。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石桥两端望柱、栏板,多为新补,而中部多旧。
据说,民国维修时,部分石件来自琉璃河火车站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桥侧条石,铁锭连接。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房山4》曾粗写过石桥。“轩辕箫歌”先生指点:“琉璃河大石桥西面靠中间位置有一处栏杆外侧刻着‘石匠三千名’”。后查是西侧南数34根望柱西南棱角位置。
可惜去时,已成这般,柱头被人锯去。该柱所存内外及附近旧柱,都没有发现刻字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桥南端,望桥西侧。新旧柱板,对比明显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桥南曾真有座《敕修琉璃河桥记》,不过不是嘉靖建桥所立,而是50多年后的万历年间修桥碑刻。万历年间,南部三洞坍塌桥堤也损明神宗皇太后捐银修桥;并于桥北创建神祠,就是下文的“海潮观音庵”。可惜,现碑已不在,碑座大概安于桥北的《桥堤碑》下。找到拓片:
敕修琉璃河桥记
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知制诰经筵国史总裁臣沈一贯奉敕撰;
奉政大夫光禄寺少卿兼司经局正字加从四品俸侍经筵预修国史玉牒臣包渐林奉敕书并篆额。
国家奠鼎燕京,控北戒河山之胜。西来诸水,蜿蜒而注于圻南,盖萦回若带。然去都城三十里而近,为卢沟河,有桥自□国时,甚伟。又南七十里,为琉璃河,则古圣水也。源出房山龙泉峪,涧壑斗绝,受胡良挟河诸流而东行,汇于拒马。霖潦时集,迸涌奔溃,弥漫殆百余里矣。今涿鹿朝宗孔道,四会蹄鞅,而河当其衢,故未有桥也,盖不胜濡轨之虑焉。肃皇帝(嘉靖帝)己亥1539)狩郢中(湖北钟祥,嘉靖出生地),始出水衢(?)金钱授司空,累石梁七载而成。又其两壖,各五百丈。车驰马骤,如行康庄上者。肃皇帝不自有其功,而榜之曰玄恩咸济,谓若天锡云。顷年以来,桥南洞圮者三堤有泐有拆,道中绝,人迂折乱流波。(明神宗万历帝)闻而悯之,发内帑金令重修,而圣母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皇太后(神宗生母李太后)益出宫中,委佐之。敕内官监太监何江、工部郎中胡瓒,往董领役。肇庚子1600)冬,越壬寅1602)春而告讫。圮者缮而加固,泐者拆者甃而加完。又于桥之北,创为神祠,祠前为,用济行道之渇。费金钱如(若?)干,而皆自御府,募人以操役,不给则发营伍之间佐之,世且永赖,而官若民不闻也。盖肃皇帝善创而举万年之□典焉,功□皇上善因,而培万世之永固,为泽远兹役也。先绪不佚其光,臣谓曰:孝贞轸民之涉,不废其政。臣谓曰:仁规利之巨,不啬于费。臣谓:訏谟权事之急,不诎于时。臣谓:远犹迹微而德博,事小而功大。皇上之所以绳武而锡类者,于此可窥万一矣。
夫天下事,皆有自来,不止一朝,而莫不积罅成敝,积敝成坏,坏极而更,至于更,乃烦费已。语有之:千丈之堤,溃于蝼蚁之穴;万木之林,焚于钻燧之烟,积渐然也。当桥初罅时,藉令有司者善为之防,不过一石一篑之劳。而巩然己,何至于烦费哉?惟忽于一石一篑,而后乃几毁成绪?惟有司者不戒,而圣天子之经营。故行堤者塞其穴,慎火者涂其隙,保治者防其微。呜呼岂独河桥然哉?上命臣一贯作记,臣恭记岁月以宣扬休德,而垂之来兹。末复中积微之说,愿后之人无忘斯功也。谨记。
万历三十1602九月吉旦立”。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石桥共十一孔。中间三孔,东西两侧拱券顶雕有镇水兽,中孔稍大。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其中,中孔的镇水兽南侧。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顶部。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北侧。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修西侧新桥时,能近观古桥西侧。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中孔。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傍晚,倒影如圆月。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桥北的十座琉璃河古碑中,还有座与石桥相关的明碑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碑刻《敕修琉璃河桥海潮观音庵碑记》,只剩上半截。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上半截字迹清晰。
回顾了嘉靖皇帝建桥、建堤;补充了万历皇帝及皇太后捐款修桥的钱数,并在桥西北创建神祠的情况。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找到完整拓片,下部字迹已损:
“敕修琉璃河桥海潮观音庵碑记
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奉敕督理琉璃河桥工程升四品俸皖人胡瓒拜撰。
子舆氏(孟子)有云:岁十一月,徒杠(步行小桥)成;十二月,舆梁(车马大桥)成。意古诸侯自治其国,中亦因事……之计,孰如今琉璃桥之役哉?盖自肃皇帝(嘉靖帝)南巡郢中,始建此桥,为飞虹者十一。又其两端,各五百丈许,行者便之。……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瑞献皇太后(神宗生母李太后)以为忧,捐万金;六宫而下咸有助,不难出此二万九千五十四金,付内官监太监,撤而新之……阙下。不以为不肖,使董厥事,拮据水……蛙之视河伯,规规然自失也。闻之土人……忧堤之不成,至感于梦寐,若有神相之者……上心,乃取诸余材,暨役徒之旷者,就桥西北隅,创神祠一区,前殿后寝,各若干楹……皇太后复发帑金六百金,庄严肖象,度僧真奉于内……之费,而又植柳堤旁,树林荫蓊,行者得休于□且不病渴……瞻,特敬广公意拜手作颂。颂曰:
帝城之西,圣水澜漫;飞虹跨之……濡首泥足,□我太上;大发慈悲,帝亦念哉……饬尔五材,治尔役书;臣瓒受诏,偕江并作……我皇不有,智竭补天;思齐文母,文母弗居;降福自神……又何祝旃,慈孝二圣;愿举此心,盖平厥政。
万历三十一1603岁次癸卯秋八月朔旦”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碑阴无字可读。
房山109 <wbr> <wbr>琉璃河石桥
作为京南朝宗孔道,南部不远,是横跨在拒马河上的涿州永济桥,规模更大,以后再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