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2015-01-25 12:47:31)
标签:

张良庙

张良与道教

连云古道

柴关岭

凤县夜景

分类: 自驾篇

1400,到张良庙,2036公里。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张良庙,位于留坝县城西北17公里、G316国道路边。砖砌门楼北向。门额“汉张留侯祠道光甲申1824),蔡文瑾敬书”。券门两侧的砖雕假门,与众不同。

门联“博浪一声震天地,圯桥三进升云霞”,描写了张良年轻时两件大事。张良本姓姬,祖、父为战国韩国大臣。秦始皇灭韩后,他为报丧国之仇,于博流沙(河南原阳)飞椎(铁锤)刺杀秦始皇,未果;更名张良,隐姓埋名于下邳。在圯桥遇黄石公三试,授《太公兵法》。

 

门前两碑。一为:“紫柏山汉张良留侯辟谷处。道光元(1821)年辛巳冬日,古歙程恩泽敬书”。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另为:“陕南边防总司令吴(新田)布告。照得留侯庙地当孔道,往来行旅甚繁。无论军民人等,概不得在庙内任意滋扰。违者定按军法从事,决不宽贷。此布”。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侧树梢,透出亭阁,附会所谓“授书楼”。远处体就是紫柏山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门前,隔G316国道,照壁绘“紫柏览胜图”。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进门楼,风雨桥名“进履桥”,横跨小河,与山门相连。45/人,年票有效。

附会黄石公三试张良的故事而建。《史记》有:“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进入山门,院中灵官殿,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院两侧为道教神殿西(右)侧石狮门内才是张良正庙

石公下落,《史记》称:张良“后十三年,从高帝济北,果见谷城山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司马迁张良不过几十年,可见,张良后期阅历是清楚的,只是没有详细记载。

现在,提起张良,多称其足智多谋、功成身退;其实,他年轻时就带有浓重的神化色彩,这应该与道教演化有关。《史记》有张良说:“为报仇强……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张良“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但是刘邦死后,在吕后的劝说下,“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说明张良晚年居住西安附近,并没有脱离朝廷的视线。那么,张良辟谷紫柏山不应属实

传说中的张良辟谷处很多,房山就有张良洞,见《房山82》。那么,这座张良庙,怎么来的?

 

资料称:张良庙由东汉末年张鲁创建,原在山顶,明清下迁。现存多为明清建筑。

《三国演义》中的张鲁,不过是割据汉中的小军阀,后降曹操。现在往往忽略他的另一重要身份:道教正一道第三代天师,传为张良第十世孙,元代追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张鲁祖父就是第一代天师张陵,又名张道陵

道教,源于本土多神信仰,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直到东汉末年才有教团产生。最主要的人物就是张道陵。张道陵创正一盟威之道,简称正一道,尊为祖天师。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俗称五斗米道。继张道陵后,其子孙接任天师。第三代张鲁,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割据汉中近三十年;后降曹操,封镇南将军、阆中侯。第四代张盛,迁居江西贵溪龙虎山

由此可见,这座全国最大的张良庙,源于东汉末年张鲁传教的需要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灵官殿东,为东华殿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陈列着张良事迹。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侧三法殿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供奉真武祖师、雷祖大帝、张道陵天师。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侧正中为三清殿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道教最高尊神。《永乐宫》有述。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两侧绘制各路神仙。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当然,不能与永乐宫相比。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南为三官殿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供奉天、地、水三官。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侧为二山门,内才是张良庙

门前一对铸铁蟠龙旗杆,石狮造型独特。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门额柱联。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门内两侧有多通碑刻。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前行拜殿。柱联:“遗迹白云留芳紫柏看此地山高水长风景不居华泰下,受书黄石从游赤松忆当年功成身退英明却比萧韩后”。同为“汉初三杰”,韩信于名利过重,死于非命;相反,张良功成身退,却落得名高青简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北碑:“第一山。紫柏山汉张子房辟谷处留侯庙立。米芾书”。背侧为清碑。可见米芾题刻后补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碑:“豪杰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长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载空余凭吊处;神仙古来稀,设黄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愿作消遥游。民国四年一月率军过此,陆军少将旅长冯玉祥书”。碑文排版独特,多处为原碑凿平重刻。

背侧亦为清碑。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拜殿内。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拜殿两侧,亦是碑刻。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前为大殿,左右配殿。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大殿额联。门额为于成龙题“相国神仙”。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殿内的张良像。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大殿两侧分置花园。先去北花园紫柏成林。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紫柏,龙蟠虬结,一棵不大的树就要百年以上。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侧回望,花园有洗心池,一眼清泉,汩汩而出。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大殿后为一突兀小峰,南北花园均可攀上。

北侧入口,有拜石亭,乃附会张良拜黄石公为师之意而建。前立“英雄神仙”碑。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亭内明代诗碑:“紫柏山前车马道,道上红尘灭飞鸟。尘里行人不知老,朅来几度怀山好。年少怀山心不了,年老怀山悔不早。君不见,京洛红尘多更深,英雄着地皆平沉”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落款可辨:“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肃大洲赵贞吉题”。

可查:赵贞吉,四川内江人,号大洲,嘉靖年间进士。隆庆五(1571)年告老还乡,于张良庙坐馆讲学时作,称《怀山好歌》。刻于其死后的万历十五(1587)年。后人多有应和。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登峰,先过回云亭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山道曲折,回转于竹林之间。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东端为草亭,已居大殿之上。

清馨幽深,确如仙境。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草亭为三岔路口,南下南花园,西上峰顶

枝梢隐见峰顶亭阁,山路却陡峻起来。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近顶,岩石陡立,遍摩题刻,道路回转。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民国题刻:“过秦楼。鉴湖李仲蕃。

视察西汉国道过留坝,谒汉留侯祠有感。古木含青,春山点黛,遗像音容宛在。心怀故国,策辅真王,此意问谁能解?求力士,散千金,尝胆眠薪,月披星戴。怅无功博浪,从容游,意伤心懒。秦祀绝,鹿逐皆空,龙兴有属,凭吊而今堪喟。栈危火断,坦道云连,世事沧桑都改。谁识封留意深,黄石犹存,赤松难再。追五湖范蠡,一棹扁舟欸乃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清代“英雄蝉蜕”。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众多石刻为南下蜀滇、西往陇南的官员所题,可见连云古道的重要。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峰顶有授书楼。附会黄石公给张良授书而建。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一层塑黄石公授张良太公兵法》像。

墙有清道光三十(1850)年《创修授书楼助德碑序》。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侧登二层。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周边回廊,四面远眺,峰峦起伏,林海苍茫。

东望,可见张良庙地处两条小河交汇山谷。近处庙宇、远处来路,均没于葱郁的植被中。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望,小河弯道伸向山谷,这是留坝紫柏山的入口。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望,便是紫柏山的主峰。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北,G306沿古道而上,绕紫柏山去凤县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二层便是黄石公像。

张良一见黄石公,在下邳圯桥;二见是十三年后,已为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了。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草亭南下,有山腰小径转至峰南

拐弯处,有石鱼雕刻。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华山也有石鱼。不清楚石鱼在道教中的象征意义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侧山腰有洞,称“第三洞天”。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洞坍塌形成,不深。便是所谓“张良辟谷处”了。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返回主径而下,一片茂密的竹林。

竹子很怪,个个出地后生弯再直,称拐拐竹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林中石块,刻成牛形

老子骑牛,牛成了道家象征。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花园,池中有辟谷亭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侧为五云楼。楼前有棵披甲垂柏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五云楼一层,展名人字画。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二层北屋,蒋介石于右任冯玉祥都曾住过。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室内。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二楼下望,果是优雅去处。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1500,返回出口,继续沿G316西北而去。

过张良庙,就开始爬紫柏山,路陡多弯。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侧的紫柏山主峰,多洞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1530,一高大的门楼横在路前,上刻“柴关岭”。2042公里。

柴关岭,自古就是连云古道的重要关口。过岭即属宝鸡凤县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关楼施工尚在收尾。自凤县侧登楼。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楼上东望,留坝来路

道边亭子有民国赵祖康“柴关岭一通。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侧,多洞的紫柏山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西侧,国道盘旋而下山谷。

道边有凤县的紫柏山景区入口。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路走沟底,沿途村庄、田野,干净整洁。另凤县的村庄标牌,有一特点:标注村名、历史、典故。

其中的连云寺村,正好与连云古道同名。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留凤关镇,又开始上山。半山有观景台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回望走过的路。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不久,来到山脊。亭内有民国廿五1936)年赵祖康题“酒奠梁”碑。赵祖康,当代中国公路与市政工程的奠基人,1934年至1936年抗战期间,抢通(鸡)(中)公路

还有块“宝汉线拓宽改建工程竣工志”碑。碑文有:

川陕公路始于抗战,前方后方以此相连。祖康先辈殉国久愿,筚路蓝缕打通宝汉。改革开放道路更宽,从此蜀道不比登天。千里锦城(成都)一日可还,世纪之功树碑立传。酒奠路魂日月可鉴,激励后人勇往直前。

宝鸡公路管理局建亭立碑,胥培才撰文,宋志贤书丹。二千零二年十月”。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酒奠梁直下,10多分钟,便来到凤县县城。2098公里。

凤县,现属宝鸡,实际仍在秦岭南麓,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自古处秦岭古道的的枢纽。周代故道陈仓道),连通南北,称故道县,南北朝后称凤州,后来的变更的褒斜道回车道连云道,均从凤县通过。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县城处于狭长的嘉陵江谷地,确是高楼林立。

G316大桥贯通江面,两侧新建廊桥,宽大气派。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北侧为嘉陵江上游,一峰突出。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侧,河道西拐。

不由想起湘西的凤凰,也是这种地形,两岸遍是吊脚楼。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不知凤县原来建筑特色,现在全是高大密集建筑了。

桥西,G316从狭窄楼间南拐。明天将由此进甘肃。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汉中听说,凤县夜景美。

天黑,桥头乘游览车登上西侧的月亮湾公园山顶。电瓶车承包,10/人,非节假日,两人就上。

山顶东望县城夜景。东山遍布灯火,谓之“星星”。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东北山顶,一盏大灯为“月亮”,几分钟圆缺一次。

应该承认夜景壮观,但到底有多少实际意义?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下到江边,廊桥已是灯火辉煌。

一会儿“七彩凤县欢迎您”,一会儿“锦鳞游泳”。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东侧对岸。“月亮”呈缺。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下到水边,流光溢彩。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上游小峰,也是“星星点点”。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沿西岸溜到桥南。

必须承认,凤县的夜景壮观的。但是,一个城市,不是靠几座高楼、人造景观,就能实现繁华的;人造景观,看两次就没有新鲜感了。美丽的夜景,应该是居民实际需要、自发用电行为的体现。否则,就是浪费。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南侧还有“小廊桥”。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小廊桥”北望。
2014自驾晋陕14张良庙到凤县

不等音乐喷泉,辛苦一天,回店睡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